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陈新 张敏
这些日子,嘉鱼县簰洲湾镇十里八乡的人无不奔走相告:“簰洲湾史上第一个广场落成了!”
政府没一分钱项目资金支持,投入1000多万元的八一文化广场怎么建成?一个广场的兴建和竣工,缘何又牵动如此多人?有人说是无钱也能办成事的典范;有人说是白手起家干成事的奇迹;有人说是乡愁演绎的情感大片……
2日,记者走访了簰洲湾。
在长江边长大的簰洲湾人,都希望有一个让心停泊的港湾
“牌洲湾水弯一弯 ,武汉水降三尺三。”
簰洲西流湾,万里长江第一湾,98抗洪精神曾让她名扬天下。
簰洲湾,因水而兴,曾是富甲一方的“小汉口”。
村里老人介绍,广场前面原来是河堤,九八年之后,堤坝被填平修成路,这里曾是是个淤泥塘。这个淤泥塘,是原来合镇乡、簰洲两个乡镇的接壤处。
人口6万之众乡镇,多年来都没有一个广场,公益活动也好,文艺活动也好,都无法开展。
历届乡镇党委政府,也曾想把这里建成公园或广场。然而,由于资金等原因,最后一一搁浅,成为“烫手山芋”。
2016年9月,新任镇党委书记涂秋意召开党委会议,讨论决定建一个综合文化广场。
去年3月,涂秋意和有关人员座谈时,在外创业的簰洲籍企业家湖北嘉安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德胜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都出力,没有办不成的事!
去年8月1日,“八一”广场动工。
镇政府本只打算举行简单的奠基仪式。不想有9个村的腰鼓队齐唰唰拥来,送上热闹表演,庆祝开工。
村民们说,多年的心愿即将实现,心里乐开了花。
乡愁变乡筹,滔滔乡情从四面八方涌向簰洲湾
“张波,捐款100万元;张德胜,捐款100万元;胡立防,捐款20万元;陈超,捐款10万元;赵凯,捐款10万元……”
八一广场建设投资近千万元,以及广场上的所有装饰点缀物品,都是这些簰洲的热心人士捐赠,政府没出一分钱。
簰洲湾发展促进会成立,负责八一文化广场的建设,武汉悦邦大酒店董事长张波任会长,张德胜任常务副会长,两人带头各捐赠了100万元。
镇党委班子成员,赴东莞、广州、浙江等地,拜访在外的企业家能人们,忆儿时,话家常,谈家乡的现状,讲家乡的发展,故土情,家乡情,让他们有了共同的话题。
于是,“乡愁”变成了“众筹”。
不计其数的慷慨解囊者很快越了区界,跨了省界甚至国界。
在武汉工作的摄影师骆传发,不仅自己捐了2万元,还建了一个摄影好友群,募集了22800元。这里面,包括德籍华人、美籍华人、哈尔滨好友的爱心。
在武汉白沙洲定居的万成碧,本身家庭并不宽裕。他第一次捐了5千元,第二次又捐了3千元,并表示要捐足一万元。
促进会成立之初,建了个名为“簰洲一家亲微信群”,目前有328名成员。
镇纪委书记杨金琪举例说道,本地的居民,一听要建广场,也纷纷加入捐赠行列,多的几万元,少的几百元。珍藏几十年的石鼓、家里留存的石磨石盘、石柱子,都从居民们的家中,转移到广场上。
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就建起占地38亩,集休闲、娱乐、观光、教育、健身于一体的八一文化广场。
簰洲湾发展促进会里,有11个常驻义工,由本地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及乡镇能人组成,谁都不要一分钱的报酬。
今年68岁的张联炳是11个常驻义工之一,听说成立发展促进会,要建广场,他马上报名。他负责广场建筑材料的采购。有次,有低血糖的他晕倒在广场上。他说,因为“这些钱都是大伙一角一分凑起来的,一定要用好。”
将上海的生意交给别人打理,回乡为广场的事奔前跑后的张联合;抛下自家金店生意,奔波在筹款路上的赵忠能;负责管材料,平常有点“抠门”的金成名;不仅捐钱捐物,还自掏腰包接待回乡的企业家……
乡情汹涌,一如滚滚长江水。
一个广场,承载着满满的和谐发展正能量
广场落成,不想有了连锁反应。
去年,镇党委、政府三下广州,多次到武汉、咸宁等地招商洽谈,组团前往深圳、浙江、上海等地考察项目。一年来,签约企业6家,开工企业4家,建成投产2家。
由张波投资的团州生态休闲旅游项目。该项目利用团州美景资源,建马场修栈道、建沙滩浴场等休闲旅游项目,实现簰洲湾全域旅游开发。
广州嘉鱼商会会长陈超投资的王家巷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已种植果桑200亩,拟建果桑庄园、美丽乡村,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簰洲籍企业家金维海及汉正街团队投资的现代农业空中田园项目,将与团州生态休闲旅游项目配套,集观赏、采摘、品尝有机农作物,实现“观光旅游+农业开发”两位一体。
三个项目,都是八一文化广场的链式反应和叠加效应。目前还有更多的企业家和能人志士,在和镇里联系,打算回乡投资兴业。
22个外嫁的簰洲女儿,不仅捐了5300元,还自掏腰包买旗袍,排练旗袍秀,用柔美的身姿,为家乡建设加油鼓劲。
去年10月25日,由市纪委组织的党风政风热线测评中,簰洲湾得到3600多票的满意票,党风政风满意度全市乡镇名列前茅。
簰洲湾人没想到,一个广场的建设,激起如此满满的正能量,让他们感到了无限的力量和无限希望……
(作者: 编辑:吴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