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聚焦中部产能国际合作论坛

[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100个中国公司,27个来自于湖北

发布时间:2018-10-20 09:33:55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10月19日,离“一带一路”专场开始还有半小时,会场里已座无虚席,不少人都站着。“我们很关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前景,虽然没有在网上报名,但还是决定来听听看。”一位来自秘鲁的嘉宾拿着会议指南认真地翻看。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前景、路径和措施,19日召开的“一带一路”专场嘉宾对话中,国家发改委、新西兰商协会、柬埔寨农业与农村发展委员会、中国进出口银行战略规划部、香港贸发局、湖北省社科院等嘉宾展开热烈讨论。

同一个声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讨论中,一个共同的声音响彻会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马来西亚对华特使兼马中商务理事会主席陈国伟说,在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经济局势不确定的形势下,马来西亚政府的立场与中国政府一样,坚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他说,“一带一路”强调互惠互利、互利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波黑塞族共和国工业、能矿部部长佩塔·乔科齐说,发展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也许有的国家还没有意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但波黑强烈希望能与中国合作,尤其希望加强在能源领域方面的合作,因为他自己是能源部长,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深入。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柬埔寨农业与农村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哈里·萨马特说,过去30年,柬埔寨一直深受战火的摧残,1993年终于实现了和平,此后经济每年保持7%以上的增速。“如果没有和平环境,我们是不能够发展经济的,没有和平的环境我们是不会有财富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把和平,把繁荣带给每一个国家。”

100个中国公司中27个来自湖北

谈及与湖北合作,埃塞俄比亚财政部国务部长阿德玛苏·内比比竖起大拇指,“湖北有27个投资人和公司来到埃塞俄比亚,也就是说100个中国公司中有27个来自于湖北。”“5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从点到线、连面,可以说是在广袤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在浩瀚的海洋上乘风破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王强介绍。

阿德玛苏·内比比介绍,与中国的合作扩展到了方方面面,包括农业、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电信、通讯、教育、文化等,该国有一百多家公司都在同中国进行合作,同时,有近十万的中国人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目前,埃塞尔比亚计划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型为轻工业制造基地,已经建立起了超过13个工业园,希望借由“一带一路”实现这个愿景。该国GDP的50%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火车、通信设施、高速公路的建设等。“有了好的基础设施,就具备了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础。”

“我们现在所穿的鞋等产品,都来自于中国,而且需求也逐渐的增加。”哈里·萨马特说,随着该国经济快速增长,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逐步提高,住宅小区、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我们希望能扩大合作,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湖北企业来柬投资。 ”

“走出去”的“小秘诀”

各国国情不同,投资环境不一,掌握不好,也会给合作带来困难甚至失败。

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内地总代表吴子衡传授了一些“小秘诀”。他建议,内地企业走出去,可以借助香港“起跳”。除了得天独厚的商贸和金融优势外,香港还拥有一批享誉全球的专业服务队伍,涵盖法律、会计、风险管理、基建项目咨询及整合、建设及运营等领域,他们熟悉东西方市场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运作,能专业、高效地服务湖北企业“走出去”。去年,香港贸发局开通一站式“一带一路”信息网站,提供最新的市场讯息、香港专业服务供应商及沿线经济体的投资项目等资料。“欢迎湖北企业将有潜力的合作项目放在网站上。”吴子衡热情相邀。

高质量“走出去”,一定要突出特色。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建议,“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求比较大,而这恰恰是湖北的强项,湖北在路桥建设、水电开发、工程承包方面的技术水平很高,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可以带动机械设备的出口,形成抱团出海之势。

华和国际董事长、原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刘传武分享了多年外经贸工作和从事国际商务咨询的经验和实践。他建议,要做充分的前期调研,包括市场和对项目、伙伴的尽职调查,做足功课;同时,务必建立依法经营的思想,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完备一切法律手续。此外,企业要转变“走出去”的传统理念,主动依靠专业咨询机构、商协会、贸促会的力量开展国际合作。“我们还要梳理与当地和谐相处,积极回馈当地社会的意识。这样的合作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