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探秘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组图)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于5月1日拉开帷幕,世博会中国馆也于同日开馆。本届世博会以“滋养地球,生命能源”为主题,共吸引了全球145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前来参展,其中54个国家通过自建展馆的形式落户世博园区,这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届综合性世博会之最。作为上届世博会主办国,中国也以本届世博会最大参展国的身份,首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参加海外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共设有中国馆、中国企业联合馆和万科馆3个展馆。当天下午,中国馆向公众开放后,仅仅半天时间就接待了6550名访客,参观者纷纷盛赞中国馆。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核心区域,占地面积4590平方米,是本届世博会最大的自建场馆之一。其主体外观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歇山式造型结构,并辅以现代建筑的设计语言,营造出“群山”似的艺术效果。在屋顶上,覆盖了黄色的竹编材料,从远处看,整个中国馆就像风吹过的阵阵麦浪。在中国馆入口处,建有形似故宫红墙的照壁,大屏幕嵌入其中,时时播放的宣传片将世博园内过往游客吸引过来,游客沿着照壁旁的石径便可进入中国馆参观。小径两旁种满了雏菊,石狮子等中国传统元素点缀其间,访客走在小径上,仿佛置身于中国传统园林之中。黄色的雏菊与馆顶交相辉映,更让人感觉整个中国馆区就像一片金色的麦田,体现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这一主题。
走入中国馆内,首先来到“序”主题展区,这里主要充当参观等候区,在排队的同时还可以初步了解中国馆的设计理念。正式开始参观后,就步入“天”主题展区,在象征春、夏、秋、冬的4个集音罩下,聆听春雨、夏蝉、秋收、冬风等四季独有的声音,并通过其他多媒体设备了解中国人顺应天时、尊重自然的哲学智慧。在“地”展区内,几万根发光“麦秆”组成的“麦田”,成为中国馆的最大亮点,伴随《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乐曲声声,“麦秆”不断变换颜色,呈现出动态的田野画面,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人”主题展区内,设有哈尼梯田、全聚德烤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展项,展示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农业文明与饮食文化。“和”主题展区位于中国馆的二层,主题影片《团圆》就在这一展区放映。通过讲述一家三代人在除夕团聚的感人故事,影片向参观者进一步展示了“天地人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虽然当天世博园区下起中雨,客观上影响了人们的参观热情,世博园内的大部分展馆只有寥寥数人,但中国馆前却始终聚集着大量等候排队的游客。米兰理工大学副校长朱利亚诺·诺奇认为,中国馆是本次世博会的亮点,展区外观独特的设计风格与展馆内麦田的光影声效,共同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效果。
中国馆内丰富的展项,也让游客在参观后大呼过瘾,纷纷送上好评。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卡西亚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他参观的所有国家馆中,中国馆是最精彩的一个。来自上海的游客郁先生则表示,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让人备感亲切,这是此行中唯一需要排队参观的展馆,看过展览之后,不禁大呼“很精彩!很给力!”(本报米兰5月2日电)
(作者: 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