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伊拉克战争真相与美国“搅浑”南海图谋
中新社记者 刘旭
英国历时7年调查,于近日公布长达260万字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英国伊战决策是基于“有瑕疵”的情报和评估,在发动战争之前,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和平手段并未穷尽。作为当年战争的主要发动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却声称“这是英国政府的事情”,把美国撇得“干干净净”。
13年前,美国提出三大理由发动伊拉克战争: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关联、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用一个民主体制来取代萨达姆有助于改变中东地区政治环境。
然而,历时8年的伊拉克战争过后,萨达姆与“基地”组织的联系并未在事实上得到证实,核查人员们根本没有在伊拉克找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于第三点,美国的入侵非但没能使“民主”在伊拉克成为政治现实,反而使得数十万伊拉克民众失去生命,国家蒙受巨大损失,社会结构出现断裂,地区极端势力沉渣泛起,打开了中东地区动荡的“潘多拉魔盒”。
“发动伊战是明显的错误,但英国充其量只是帮凶,美国才应该负主要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金灿荣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在2003年发动伊战是因其进一步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需要,可谓“想打就打、为打而打”,在未经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以子虚乌有的借口推翻“看不惯”的政权。
其实早在2002年,英国军方情报机构就曾发布内部报告,对战争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并准确地预估到目前的现实。但美国在清楚地知晓战争后果的情况下,仍一意出兵伊拉克。
对伊战后果负更大责任的美国哪怕屡次被事实“打脸”,也从未公开承认发动伊战的错误。不仅如此,美国多年来还在用发动伊战的“老一套”伎俩,撇开国际体系直接以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深度卷入推翻他国政权的行动。从中东到东欧到拉美到东亚,从叙利亚到乌克兰再到南海,美国一次次以其自认为的“老大”地位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搅动地区局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对中新社记者分析指出,对于美国来说,战略利益是其处理国际事务永恒不变的金科玉律。美国罔顾国际法发动伊战,是为了掌控中东地区,最后却导致极端组织泛滥。美国在南海地区将菲律宾作为“提线木偶”来操纵,策划所谓“南海仲裁案”,也同样是想通过扰乱南海局势来为其“重返亚太”战略寻找借口,其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通过策划某一地区的紧张和混乱来找寻‘存在感’,这是美国的惯有伎俩。”阮宗泽说,美国的这种招数有可能牟利一时,但最终只能是导致更多的矛盾。
其实南海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直接当事国和平谈判来解决,美国却别有用心想搅浑这片海域来“摸鱼”,如果周边国家不能认清这个现实,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家门前的海被“搅浑”,“鱼”却进了别人家的口袋。
而对于搅局者美国来说,试图在南海翻云覆雨,实在是找错了对手。如果美国不能转变其“霸主”心态、收起那一套霸权逻辑,为一己私利搅浑南海、往中国头上“泼脏水”,只会让它重蹈伊战覆辙,在南海再栽一个大跟头。(完)
(作者: 编辑:连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