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12家团队提交城市设计方案 雄安未来该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2017-08-22 12:28:48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4月5日,从高空俯瞰河北容城。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500万?300万?雄安新区人口规模多少合适?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目前,雄县人口约38万,容城人口约39万,安新人口约26万,三县相加总人口超过100万,分布在1577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内,人口密度较低。

报告指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综合考虑,雄安新区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此前,已有机构对雄安新区的人口规模进行过预测。摩根士丹利曾发布报告称,预计未来10到20年,雄安新区人口规模将达到340万至670万,总投资可达到1.2万亿元至2.4万亿元;长江证券的报告则指出,雄安新区总投资将达4.5万亿元,人口或达600万。

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外发布,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至500万以下为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按照上述机构的预测,雄安新区有成为“特大城市”的可能。

“不到2000平方公里要装500万人,开发强度、人口密度太大。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雄安新区地处水资源极度稀缺的华北平原腹地,要成就具有世界一流品质的生态区域城市,开发强度、人口密度一定要显著低于北京平原地区,远期人口规模一定要控制在300万以内。”杨开忠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反磁力发展极,雄安新区抗衡北京吸引力应该靠的是高品质,而不是数量或规模。

杨开忠提出不超过300万人口的依据之一是雄安新区地处水资源极度稀缺的地区。

“雄安新区所在的海河流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缺水的流域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海河流域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流域内生活着1.45亿的人口,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43立方米。而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更少,仅有220立方米。按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若低于500立方米,这个地方就陷入了严重的水危机。

除了水资源因素,人口密度也是一个度量标准。雄安新区远期控制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如果按照500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雄安新区的人口密度是2500人/平方公里。如果按照300万的人口规模计算,雄安新区的人口密度为1500人/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2015年,深圳、上海人口密度分别为5713人/平方公里和3809人/平方公里,北京人口密度为1323人/平方公里。

多位受访专家均认为,雄安新区要建设成为一个没有大城市病的新区,人口规模应该适度,避免出现城市规模过大、单中心集聚等大城市病。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地势比较低,又是湖区,资源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有限,又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些都不足以支撑雄安建成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城市。“远期人口规模应该控制在250万以内,无论如何不能超过300万。北京现在为什么没有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主要还是规模过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近期也提出,未来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的迁移,加上创新创业进来的人员,可能将来发展到两三百万人口。

其实,报告提出人口规模在500万左右也是基于避免出现“大城市病”。

报告指出,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新区的发展也不允许因人口过度集聚而再出现北京那样的“大城市病”。考虑到打造具有优美生态环境的生态城市目标以及白洋淀的环境承载力,雄安新区人口密度不宜过高。

在李国平看来,超大城市要想变成宜居城市是非常困难的,“从雄安要建设宜居新区的要求看,雄安新区整个区域人口控制在300万以内,城市人口尤其中心区域的人口在200万是有意义的,而且已经是上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