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假条。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艺术语言得到锻炼
还能留下大学回忆
顾红建说,当初决定让学生制作手绘假条,一方面是出于专业技能培养的考虑,让学生们学会在生活中用艺术语言叙事;另一方面,他也想帮学生们留下大学生活的回忆。
同学评价顾红建是一个“逗、热心、有效率”的人,顾红建说自己就是一个喜欢护犊子的普通老师,这样的师生关系,好似相互体谅与约束的朋友。
“我是一个恋旧的人,这份情怀让我想到把学生的一张张手绘假条、生活照,还有一些小作品整理成册,在毕业的时候给学生留个纪念。”顾红建说,“或许,手绘假条可以成为他们毕业聚会时的一个话题,那时候一起回忆起来应该会挺美好的。”
大学生们把他当成家人了
所以唤他“舅舅”
在顾红建心中,手绘假条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同班同学毕业后一条情感沟通的纽带。如今也承载着“舅舅”和孩子们“无正当理由不请假”的约定。
从大学时期的校级组织干部经历,到参加工作后与学生们的朝夕相处,顾红建很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教条规矩枯燥繁琐,学生不易完全接受,师生间容易产生距离感。面对这些,“舅舅”的大招儿就是“暖男守则”。
“学生们需要我,才说明作为辅导员的我是称职的,我喜欢他们与我多交流。”提到自己与学生们的朝夕点滴,顾红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高兴身在这样一种幸福的职业里,孩子们把我当成了家人,让我很享受。”
因材施教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之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灵活地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策略的设计和施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