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2月19日电题:第一书记留村扶贫过大年
新华社记者 李双溪
新春时节,记者走访了吉林省西部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在这里,记者看到的不再是第一书记“佳节式”“迎检式”“钟点式”的访贫问苦,而是留在老百姓身边,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送去“产业年货”“解困福字”和“脱贫红包”。
“产业年货”分量足
在大安市同德村,上百只母羊陆续产羔,但天寒地冷,新生的羊羔有被冻死的危险。贫困户缺乏护理技术,“年关将近上哪去找人?”
第一书记刘云峰了解情况后,联系大安市农技师入村。记者来到同德村采访时,大安市牛羊胚胎移植中心副主任李永钧正在手把手教贫困户产房保暖的窍门。
2017年,为了羔羊防疫,刘云峰联系资金为合作社羊舍建设了竹制“羊炕”,羊粪落在炕缝里,与羊隔离,减少了疾病传播,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5元至1元。
在通榆县育林村,贫困户马光从第一书记王有思手里接过上个月的4000元工资,觉得沉甸甸的。
育林村是沙土地,除了种土豆、杂粮,其他都不适合。2016年王有思从吉林省监狱管理局派驻到育林村,曾将村里的土豆卖到监狱食堂,但输血式的扶贫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王有思打听土豆可以做成粉条、粉丝。到外地5次取经后,2017年7月在村里建设了一家粉条加工厂。年底,当晶莹的粉条流淌出来时,兴奋的王有思抓起来就吃。两个月来,企业已生产粉条18万斤,销售50多万元。企业将40万元分给村民,还雇用了24名贫困户,马光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白城市共有289个规模以上企业与贫困村开展对接,参与扶贫攻坚。
“解困福字”添喜庆
年关将近,76岁的孤寡老人郑永林找到大安市同德村的村部,愁容满面地拉着第一书记刘云峰的手说,“这是我新年前最后一次化疗,耽误2周没去了。”
“为啥不去啊,大爷?”
“我走了,家里没人,自来水上冻,就得来年春天才能吃上水。”
“这事好办,我让邻居每天帮你灶里添把火,放心去化疗吧。”刘云峰说。
2017年初郑永林尿血加重,刘云峰开车送他到长春市医院检查出膀胱癌。手术之后,已经多次化疗,1.5万元的住院治疗费用,全部报销。郑永林没花1分钱,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疗。
在通榆县乌兰花村,家家户户都在往门上贴“福”字,并且字头冲下以示“福倒”(到)。
第一书记王学范推开中度贫困户杨庆红家的大门,进去就问“杨柳回来没有,工作咋样了?”
杨柳是杨庆红的女儿,通榆师范学院的毕业生,由于家庭贫困,无钱缴纳8200元学费,毕业一年来拿不到毕业证。她只能在学校附近的饭店当服务员,月薪不到2000元。
杨庆红找到王学范帮忙。王学范辗转联系到通化师范学院,把杨庆红家的贫困证明和家里照片视频一起送到学校。经过研究,学校免去了杨柳欠下的所有学费,颁给她毕业证。年底前她已经在北京找到了一份教育培训的工作,月薪4000元。
杨柳拿着崭新的毕业证说:“这才是真正的‘福’到。”
“脱贫红包”响当当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的近10个村屯中,多数第一书记依然留守村里,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过去新年慰问贫困户,雨过地皮湿,送个米面油就结束了。”大安市先进村第一书记王磊说,“今年扶贫伴随着作风转变,过年留守就是为了切实解决贫困户的难题。”
通榆县光辉村第一书记郝栋临近新年还在村里征求贫困户意见,来年是否上楼,将土地流转给牧业企业种植牧草,这样每公顷土地承包费可以达到7000元,是市场价格的3至4倍。
64岁的贫困户张淑贞说,郝书记一年来,帮着挑水劈柴,扶着帕金森症的老伴出门遛弯儿。“来得次数太多了,连狗都不咬他了。”
一年来,第一书记送来了实实在在的“脱贫红包”:2017年白城市共实现脱贫人口5.1万,贫困村退出134个,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35%。
(作者: 编辑:吴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