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尹志超在会上作分析。记者何晓刚 摄
收入上涨,且高于其他省会
预期房价上涨的家庭占比下降
偏好于股票和理财产品
本报讯(记者宋丹丹 刘兆阳)昨天,首个由媒体发起创设的国内城市财富指数——“大汉口财富指数”二季度数据出炉,为113.8,对比一季度略有上升。指数表明,武汉地区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
“大汉口财富指数”由本报发起,本报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给予特别支持。去年年度指数为108.2,一季度指数为111.7,连续发布可动态反映武汉市家庭财富水平。
二季度,武汉家庭季度收入约为2.39万元,比一季度多挣了3423多元,高于中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的17569元和全国其他省会平均的20160元,家庭收入指数从107.5上升到125.5。此外,武汉家庭的财富指数、风险资产指数、金融活跃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说明武汉人在家庭总资产和家庭投融资方面,较一季度表现更加活跃。
大汉口财富指数特别关注了市民普遍关心的物价、房价、股价等问题,二季报表明武汉家庭普遍预期物价还将上涨,但涨幅有所下降;而在房价上,较一季度,武汉家庭预期房价保持不变的比例大幅提高,预期下降和增长的人数均下降明显;而在股价上,武汉家庭和全国其他省会家庭对未来三个月股市行情持悲观态度。
“大汉口财富指数”二季报同时提醒:武汉部分从事工商业的家庭财务风险较高,有资不抵债的危险;同时武汉人创业激情高于全国,但在“最后一公里”上,政府和金融支持与服务还不够,武汉家庭在创业盈利上还有很大上升空间;二季度就业稳定指数也出现下滑,需要实施更积极的促就业政策,不断推进武汉地区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去年7月,“大汉口财富指数”调查队走入武汉611户家庭,完成武汉第一次关于家庭财富状况的调查。今年的季度调查,以去年面访样本为基础,对611户武汉家庭进行季度电话追踪回访。回访数据主要包括宏观预期、就业状况、金融参与及盈亏状况、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消费五个部分,对武汉家庭的金融状况进行及时动态反映。
荷包“鼓”了,挣得多花得少了
互联网“宝宝们”收益集体下跌、楼市低迷……较中部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武汉家庭二季度荷包依然比较“鼓”,这些钱都投向了哪里?
收入
多挣了3000多元但花得少
调查显示,二季度武汉家庭季度收入约为2.39万元,收入指数达到125.5,与一季度相比,增收明显;与中部或全国其他省会同期平均水平比较,武汉居民相对来说比较富裕。这主要是由于年节过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回归正轨,上班族工作时间更长所致。
从家庭总资产来看,二季度63.3%的武汉家庭总资产基本不变,低于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22.6%的家庭总资产“增加了一点”,9.4%的家庭总资产“减少了一点”,均高于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尹志超分析,指数表明大多数武汉家庭挣得多花得少。他称,这一状况与中国家庭储蓄率普遍偏高的现状吻合,可能是高额的医疗、教育和养老支出压力所导致。此外,家庭收入分配不均,导致低收入群体入不敷出、不敢消费,也会导致经济转型驱动力不足。他建议政府要通过加大家庭转移支付等方式满足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解决当下家庭消费不足的问题。
理财
互联网金融参与度高于全国
调查显示,在中部及全国其他省会家庭金融活跃度普遍下降的趋势下,武汉家庭参与金融活动的热情不减,且微有上升,金融活跃度指数达到119.4,远高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64.5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的77.7。
从风险市场参与率来看,二季度武汉家庭在股票、银行理财和互联网理财三种理财产品市场参与率虽然较上季度均有所下降,但仍然明显高于中部或全国其他省会。互联网理财市场参与率尤其体现了武汉人爱“尝新”的特点,8.1%的参与率超出中部其他省会相应比例5.2个百分点,超出全国其他省会相应比例3.9个百分点,而在基金市场参与率武汉低于中部和全国省会平均。
不过,武汉家庭在风险资产持有上仍然较为谨慎。调查显示,武汉家庭风险资产持有量相对较少,低于中部省会平均水平。二季度将近一半的武汉家庭风险资产基本没变,仅三分之一家庭增持,五分之一家庭则减持。
楼市
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上半年楼市不可谓不惨淡,因此,与一季度过半武汉人看涨房价不同,二季度看涨房价的武汉人减少了一成多,认为房价未来基本不变的达41.5%,认为“房价上涨很多”的人数从一季度的10.7%降到9.3%,认为房价上涨一点的比例从44.7%下降到35%。表明二季度武汉家庭虽然看涨房价,但看涨比例下降。
对于二季度住房价值变动的感受,66.8%的武汉人认为住房价值基本不变,不到三成的人认为房屋价值上涨。
尹志超分析,这一认知可能会使得更多的家庭持观望态度。刚需型购房者眼下可能不急着出手了,而投资型购房者有可能更加谨慎。这都将导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下降,并且在一段时间内缺乏上升的推力。
债务
部分家庭需警惕财务危机
二季度数据显示有6%的武汉家庭资不抵债,相较于一季度水平(4%)有所上升,且这一比例高于中部和全国其他省会同期水平。
尹志超认为,在美国家庭出现资不抵债,意味着像企业一样,可申请破产清算处理了。但中国家庭的债务危机一直以来缺乏关注,财务风险值得警惕。
记者刘兆阳 宋丹丹
(作者:刘郸)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