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中的奋进工业浇注机器人。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迎涛 费力 文俊 通讯员 胡安慰 丘剑山
舀液、运送、浇注、返回……在鄂产机器人灵活有力的臂弯中,710℃的铝液整齐划一地跃动,毫无泼洒。8日,记者走进位于荆门的中航工业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室温近50℃生产线上,两台工业浇注机器人又快又稳地工作着,其生产的首批铝合金铸件,已供应国内外知名汽车厂。此前,这里与国内其他智能浇注生产线一样,一直被“洋”机器人占领。
鄂产机器人“待嫁”
酷热难耐,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粉尘的味道。走进航特公司生产车间,记者顿感口干舌燥,呼吸不畅。“710℃的铝液浇注,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是必然趋势。”航特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周斌介绍,该公司同类生产线有近十条。未引进机器人前,一直是人工作业,工人不堪高温而中暑的事例屡见不鲜,还有工人被泼洒出来的铝液烫伤。除了安全节能,另一个必须“请”机器人的原因是“虽然人工工资比周边工厂都高,但很难招到新工人,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受苦”。
2014年,该公司准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向省科技厅寻求支持。当报告材料被送至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手中时,郭跃进眼前一亮:不久前他获悉,一家名为武汉奋进机器人的民营企业,8年多来默默无闻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机器人产品,并在东风汽车公司得到实际应用。经过实地深入调研后,郭跃进看到,虽然奋进机器人在多项核心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由于民众对国产机器人认知度不高,奋进机器人在市场竞争中还缺乏和进口机器人同台竞争的机会。
一边是机器人亟待推广,一边是急需自动化装备!在科技厅牵线搭桥下,两家企业迅速对接。
三方联手共担风险
“我们迫切需要用户给予信心和机会。”11日,武汉奋进公司总经理徐击水接受采访时介绍,在此项目之前,国内工业浇注机器人制造技术水平低,主要原因在于两项关键技术难以攻克:一是机器人在高温、高粉尘工作环境中防护技术;二是要在高速直线运行中浇勺自动计量技术。奋进机器人虽有多项核心技术,但必须在生产线上去研发、试错、验证。
2014年6月,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撮合下,航特公司虽答应考虑合作,但又犹豫不决。“投用一条机器人生产线,除购买机器人外,还得配套浇铸机、炉子、轨道等设备,需花费600多万元。”航特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刘海滨介绍,当时,国内没有使用国产铸造机器人生产汽车重要安全配件的先例。公司担心国产机器人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如果草率地投用一条生产线,岂不是将这600万元打水漂?“有风险不可怕,我们来共同承担。”得知航特公司的想法,省科技副厅长彭泉第一时间赶赴该公司,表示愿提供科技攻关经费,支持航特和奋进联手,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浇注机器人。
2014年8月,航特、奋进两家企业联手申报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省科技厅支持该项目经费200万元,促进机器人国产化。
打破国外“巨头”垄断
“国产机器人推广机会来之不易,必须成功。”经过20余次的沟通,制定5个版本的方案后,徐击水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反复试验。
为确保机器人在4分钟完成收信号、舀水、转移及浇注的循序节拍,将铝液倒至5台浇铸机的模具中且不泼洒。徐击水带领技术人员买来数吨大米,租锅炉熬米汤。通过让机器人反复舀送米汤,来检验其是否平稳快速。在武汉试验成功后,该公司又到航特公司车间模拟实验。调试期间,10多名技术人员吃睡都在车间。
今年5月9日,两台鄂产工业浇注机器人成功投入应用。“不仅产品质量高,运动速度比进口机器人更快,售后服务更是进口机器人无法比拟的。”航特公司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两台鄂产工业浇注机器人已生产铝合金铸件2万余件,浇注合格率达99%,已供应至神龙、奔驰等国内外汽车厂,合格率达99%,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同时鄂产机器人的成本仅为75万元,而瑞士ABB同类产品价格为120万元。周斌表示,下一步,该公司会采用汉产奋进机器人,升级改造更多生产线。“我们又成功研发了为白酒厂家工作的上甑机器人,日前已在劲牌酒业投入运用。”徐击水告诉记者,国外几乎没有白酒上甑机器人,这样的空白领域正是国产机器人的机会,国产机器人起步虽晚,但有自己的优势,需要的是政府给予扶持、用户给予机会。
联手办大事
2015年,全球每售出3台工业机器人,有一台落户中国,但国产机器人,仅占中国市场4%。
能否在创新发展上取得突破,决定了国产机器人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纵观历史,整个20世纪,国内外重大技术创新,大多源于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我国的“两弹一星”和获得诺奖的青蒿素项目,就是在科技领域里由政府主导集中办大事的精彩案例。
在大国崛起的进程中,一些需要在技术源头上进行开创性的领域,除了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更需要相关方面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
省科技厅副厅长彭泉表示,政府鼓励企业采用高新科技提升自身竞争力,此次航特与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的合作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间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合作。
(作者: 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