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项目签约现场。摄影 全媒体记者倪娜
1.3万亿大单的背后是东道主的优质服务 操作流程清单写满大武汉的诚意
□楚天都市报记者 郭文杰 通讯员 武招才
从5月29日举办首场校友资智回汉活动开始,短短半年时间内,武汉连续举办了九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投资金额超过了1.3万亿,成果喜人。在这1.3万亿的背后,是以武汉市招才局为代表的全市各级部门的倾情投入、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我们以最细致的服务,体现出武汉对校友们的满满诚意,从而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招才局常务副局长孙志军说。
招才局常务副局长的一天
上周日,对很多市民来说,是一个闲适的日子。一大早,孙志军就赶到了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参加即将举行的第九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华中师范大学专场活动。上午11点半,活动一结束,他连饭都来不及吃,又匆匆赶去开另一场干部工作会议。
下午3时,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华中师范大学专场招聘会在华师佑铭体育馆举行,4时,孙志军又匆匆从上一个会场赶来,察看招聘会的情况。
一直到4时30分,他才稍微歇了口气,挤出一点时间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的采访。
一天赶三场活动,对于孙志军来说,并不算什么。“校友招商大会到现在已经是第九场了,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这两天还不算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孙志军说,即便是这样,他和招才局的同事们头晚仍然忙到10时许。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的筹备工作,今年一过完年就启动了。到5月29日举办华中科技大学的首场活动,前后只用了80天的时间。这期间,孙志军曾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拜访校友。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拉开序幕后,招才局的工作任务更重了,除了每一场资智回汉活动的筹备工作,有重要校友回汉,招才局工作人员都要去机场迎接。
活动注意细节多达几十项
筹备一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专场活动从敲定举办时间到正式举办,只有短短几天时间。短短几天内要筹备这么大的活动,难度可想而知。
一场校友招商活动,校友少则三四百人,多则七八百人,这中间的组织工作量非常大。每一场从邀请到会的嘉宾,到工作日程,到讲话安排,甚至酒店房间、餐饮、菜品,招才局的同事们都要一一落实到位。后来大家做了一个操作流程清单,上面的工作事项、注意细节多达几十项。这些,都是为了让每一位校友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感受到大武汉的诚意。
目前,武汉市招才局有20多名工作人员,忙时还会从别的部门借调一些人,以年轻人居多。这半年来,大家基本没有休息过,许多周末加班加点。武汉理工大学的那场活动的前夜,大家忙到凌晨4时许,通宵搭舞台、布置会场。中国地质大学那场,大家也忙到了凌晨。
辛苦归辛苦,9场活动超1.3万亿的投资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校友不远万里赶来支持
武汉校友资智回汉活动能推进得如此顺利,各大高校的校友会以及校友们的全力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筹办资智回汉专场活动,每个学校校友会的工作人员都兢兢业业,加班加点。
就在华师专场举行的前几天,华师校友周涛提前连夜赶到武汉,想与招才局就投资项目进行洽谈。他到达武汉已经是晚上9时许,等招才局有关负责人忙完工作从汉口赶来武昌,已经是晚上11时许。校友会工作人员安排他们一直聊到凌晨1时许,周涛又匆匆坐上了回程的列车。
此外还有不少校友不远千里万里从各地赶来,只为能为学校出力,为武汉出力。招才局每次组织专场活动协调会时,只要学校一声召唤,有的校友连夜赶回来,匆匆参加完协调会,又连夜赶回去。举行中南财大专场时,有一位校友专门从西藏赶回来,他说虽然没能带一些投资项目回来,但他知道他那一届还有哪些同学现在发展得很好,可以努力去联系这些校友。
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签约后重在抓项目落地
目前,今年的校友招商活动已完美收官,校友投资项目总额超过1.3万亿。但对招才局的全体工作人员来说,这并不代表着可以松口气休息一下了。因为他们知道,项目签约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让这些项目真正落地,见到成效。在接下来的12月,市招才局也将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上,而这项工作并不轻松。有些项目在当初签约时谈得很具体,有些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很多项目在真正落地前,还可能遇到不同的困难,如土地、税收、市场布局、人才招聘等。
在推进项目落地的同时,武汉市招才局也开始为明年的资智回汉活动做准备,明年7所在汉部属高校将陆续推出第二轮资智回汉活动,同时省属、市属院校的专场活动也将陆续举行。活动的形式也将多样化,可能会几所学校联合举办,也可能按产业划分举办专场。
(作者:吴康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