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因城立 城因校兴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凌墨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华中科技大学打响“第一枪”。
今年5月29日,数百位华科大校友企业家,与武汉市签订989.7亿元大单。
华科大党委书记路钢说,作为一所大学,能够参与城市的进步、目睹城市的发展,看到武汉从过去的历史之城、文化之城、教育之城、制造之城,走向具有百万大学生的青春之城、具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的创新之城,华科大与有荣焉。
紧随华科大而来的武汉大学,于本月又来了一个“回马枪”。
8月和11月的两场“资智回汉”专场,武大校友投资项目共签约3253亿元。
“武汉,在我们的心中,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家园与第二故乡。”武大党委书记韩进说,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就是造就世界一流校友。与“资智回汉”呼应,武大今年提出了“人才强校”战略,目标是5年内引进300名海外优秀高端人才。
第一批“资智回汉”,华中科技大学,989.7亿元;第二批,武汉大学,1567.7亿元;第三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46亿元;第四批,武汉理工大学,2607亿元……
武汉有所呼,大学有所应。不断攀升的数字背后,是各大高校对校友招商的付出,因为饮水思源,所以不遗余力。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晓玫说,华师大成立于武汉、成长在武汉,已经深度融入武汉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何光彩说,武汉是地大人的温馨家园,也是地大人心灵的港湾。
校因城而立,城因校而兴,大学、校友与城市共生共荣。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北京海淀大学群之于中关村,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历史积淀彰显她的厚重,更需要大学体现她的涵养与气度。
武汉的大学,见证了武汉的历史,也将参与武汉的未来,有责任在复兴大武汉的征程中,留下值得铭刻的印记。当“大学+”开拓城市的思路,当“校友商帮”作为一种闪亮的存在,大学,终究不负使命。
(作者:吴康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