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一线抓立项
这套神奇系统是由总装某军代局课题组自主创新攻关完成。项目由来,还得从4年前的一次部队调研和海训保障说起。
盛夏时节,东海之滨。某部拉开阵势,一场海上实兵演练即将展开。岂料天公突然“翻脸”,一时间风疾浪涌,大雨倾盆,指挥员只好下令收兵。
这怎么行,恶劣天气就打不了仗?部队指挥员向专家解释:今天白浪翻滚涌流激荡,已超过装备极限,实装训练风险太大……
“能否研制一套仿真系统,既具有实装、实景、实时效果,又能设置复杂海况、不同海域和各种气象条件?”部队官兵闻此均喜出望外:“那可太好了!在虚拟环境下,我们可以预先熟悉掌握海上训练技能,然后再投入实装海训,部队战斗力准能大幅提高!”
战斗力需求就是科研需求。说干就干,课题组立刻着手论证,联系军地专家,查阅大量资料,与部队官兵互动交流。
研究发现,通过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和海浪仿真系统等,由多自由度运动平台控制模拟舱运动,便可使海上模拟仿真训练技术设计得以实现。
然而,原理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是一步一坎。
海上浪涌交错,环境复杂,规律难寻,建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工程设计涉及到多个运动系统的非线性仿真难题,攻关曾一次次陷入停滞。
向打仗一样搞科研
关键时刻,部队作战需求给了他们攻坚克难的勇气。
经过不懈努力,课题组终于成功建立起了首套两栖装备水上动力学仿真模型,有效实现了海上运动实景模拟,解决了多平台同时独立运动的非线性仿真难题;建立了首套装备与海浪的互动影响模型,攻克了动态网格生成与物理碰撞相融合技术等关键难题。
科研源于实战。针对部队参训人员一次次提出的数百项改进意见,他们进行反复评估修正验证,终于使仿真度高达90%以上。
部队官兵赞誉道:新型仿真训练系统使部队在虚拟环境下,能够实现复杂海况、全天候、多时域仿真训练,从此我们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来练兵了!
(作者: 编辑:牛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