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武汉轻工大学刘玉兰教授:学为人师硕果丰,行为世范香如兰

发布时间:2016-06-15 23:49:56来源:SRC-13

C:\Documents and Settings\chenmin\桌面\刘玉兰.jpg

刘玉兰

  荆楚网讯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余艺

  刘玉兰,女,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湖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她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进入武汉工业学院(即现在的武汉轻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刘玉兰教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本着教书育人、注重创新的思想,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潜心教学,循循善诱促成才

  执教以来,刘玉兰一直承担本科生《动物营养学》《饲料添加剂》《动物科学专业外语》和研究生《高级动物营养学》等教学工作。她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成长与成功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她常常说:“培养学生是我最大的责任,学生是我最大的骄傲”“桃李满天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

  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她十分注重课前准备,每一章节,她都要认真分析重难点所在,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生产实践一线的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及时更新教科书上的一些已经过时的观点。在课堂上,她激情四射,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她经常询问学生的听课感受,进而调整讲课进度、内容和难度。她将多年科研经历所积淀的学术思想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她还经常把本学科的前沿资料发给学生,甚至将一些目前国际上尚未定论富有争议的研究结果来和学生讨论,开阔他们的思维,增加对学科前沿的了解。课间她常常和学生谈自己科研的内容、研究进展和将来的研究计划,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刘玉兰还沿用自己在读书时候的一个传统,就是让学生每两个星期举行精读一篇本专业领域最前沿的学术论文,制作成英文版的幻灯片,上台做学术报告。做报告的不仅有研究生,还有高年级的本科生。科研团队的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现场点评、提问。如果幻灯片没有做好或讲得不好,在听取大家的建议后,还要求重做一次报告。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养成严谨学习、科研和工作的态度。曾有毕业的学生发邮件:“感谢您曾经的严格要求,我学到了很多,即使我以后不从事科研工作,但在您那里学习到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学习习惯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依然让我受益终生。”

  她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从教以来,她多次在教学方面获得奖励或荣誉:2003、2004年连续两年教学课堂被评为学校一类课堂;2005年获得“学校优秀青年教职工”“学校‘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获湖北省教育工会先进女教职工荣誉称号;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学年分别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一、二、三等奖。她指导的本科生多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她带的研究生大多成绩突出,2007、2008、2009和2012年,她指导的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8、2010年指导的研究生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名研究生在国家著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

  立德如兰,默默无闻作淡名利

  刘玉兰教授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终身追求,她常说“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才能引导好学生,教育好学生。”多年来,她严格地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加强师德修养,着力将教师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她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引路人、朋友和姐姐。由于她的热心、爱心和恒心,她成为很多学生无话不谈的朋友。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刘玉兰都会将手机号码、电子邮箱以及办公室、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同学们,她告诉大家,无论是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思想上,有问题都可以来找她谈。

  她总是利用各种与学生面对面的机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不断鼓励他们要自强自省,提醒他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远的志向目标。她经常以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为例,与学生们探讨如何正确地做人、做事。她的这些付出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称赞,这些学生在毕业后,还不断打电话给她,有请她提建议做参谋的,更多的就是表达感谢之意。很多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还经常打电话向她汇报个人想法、工作情况,向她请教工作乃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当学生遇到挫折,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她总会给予学生以关怀、鼓励和帮助。曾经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监考人员发现作弊而受到处分。事后,这位学生非常后悔,认为自己辜负了老师对自己的培养,无颜回家见父母,深感一失足成千古恨,并有了强烈的退学想法。虽然刘玉兰之前并不认识这位同学,但当她从侧面了解到同学的情况后,非常担心这位同学从此一蹶不振。考试结束后,她马上打听到这位同学的联系方式,主动约他出来谈心,鼓励他重新站起来,用自己最好的表现洗刷自己身上的污点。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刘玉兰博士一直关注着这个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并与这位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直到这位同学最终从阴影中走出来,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她也会发现同学们中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她就主动联系学生辅导员,组织活动及时与同学们沟通。当她发现学生在大三时想考研的同学比较多,但对有关考研的一些事比较迷惑时,她与辅导员沟通后,系里组织一些专业课老师和刚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考研交流会。她从如何选专业、如何选学校、如何进行考研复习、研究生培养、就业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为有考研打算的同学们解答了疑惑。此外,她还在课余的时间,给学生讲自己考研究生和博士的经历,以及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经历鼓励大家要自信、自强,要有恒心和毅力去应对考研过程中的各种考验和诱惑。

  每年三、四月份,当学生考研成绩公布之后,刘玉兰变得异常的忙碌。总有一大群学生围绕在她周围,询问她如何报导师、如何选研究方向、如何复试。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每个学生进行精心的指导,甚至经常动用自己本科、硕士、博士和留学期间的结识的广泛的社会关系,为学生联系推荐导师。有一次她外出办公,路上接到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咨询电话,直到手机没电而自动关机。即便如此繁忙与劳累,她也从不抱怨,而是“面对自己,我可以做到万事云淡风轻。”

  严谨求学,孜孜不倦求真知

  在刘玉兰教授看来,教书育人既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刘玉兰这样认为。她深知“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的道理--她始终认为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是教学内容和学术思想的不断创新,而教学内容和学术思想的不断创新又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她严谨治学、潜心科研。

  刘玉兰曾经带着一群学生购买鸡笼,搭着梯子安装近2米高的鸡笼,并自己设计安装取暖设施。安装过程中,铁丝和老虎钳经常刮破双手,他们就贴上创可贴继续工作,直至双手贴满了创可贴。凭着一股子对科研执着、对岗位敬业的精神,他们仅用20天的时间就将试验鸡舍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她敢于负责、坚韧不拨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前来考察的美国公司代表,终于签下了科研合同。

  2005年4月初的一个夜晚,武汉市科技局的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刘玉兰,第二天早上7点半在某宾馆进行武汉市晨光计划的答辩。这是一项突然的安排,事先没有预告,而此时她正有8个月的身孕,身体严重不适。为了第二天能正常参加答辩工作,并且表现出较高水平,她克服困难,从细节入手,几乎整整准备了一个夜晚。第二天的答辩会上,她以出色的临场表现、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为突出的学术水平打动了评委,被列入2005年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人选名单。

  刘玉兰紧跟当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最新前沿进展,逐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猪的营养与免疫、肠道生理功能的调控。她先后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共3项,主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等各类项目共15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973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等项目。

C:\Documents and Settings\chenmin\桌面\刘玉兰省先进工作者.jpg

刘玉兰获得湖北省先进工作者

  在科学研究上的不懈努力,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副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湖北省青年科技奖1项、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另外2项技术成果经湖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她的学术成就逐渐得到国内和国际学术届的认可,并担任了10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和多个国内核心期刊的审稿专家。

  刘玉兰教授默默无闻地耕耘在武汉轻工大学这片沃土之上,她以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学术风范和正直热情、达观向上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着她的学生,在教书育人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