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毛泽东在东湖梅岭》首发 主席视察钢厂时“头发乱了”

发布时间:2013-12-20 08:15:54来源:SRC-196

东湖宾馆毛泽东故居纪念馆馆长郑敏庭讲解毛泽东当年在东湖宾馆的故事。

  昨天,《毛泽东在东湖梅岭(1953-1974)》首发式暨赠书仪式在武汉东湖宾馆举行,画册收录了毛泽东1953至1974年期间在湖北工作和生活的照片近200幅,还收录了他在东湖宾馆创作的诗词、书法作品手迹,其中很多照片第一次结集公开,弥足珍贵。这是为了纪念今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举办的活动。

  毛主席曾48次来到东湖

  东湖宾馆是北京中南海之外,毛泽东在建国后居住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地方,其中最长的一次连续住了178天。他诗意地称这里是“白云黄鹤的地方”。

  在《毛泽东在东湖梅岭(1953-1974)》中,研究者提出,毛泽东同志实际上来东湖共有48次。

  在这48次来东湖的日子里,毛泽东做过许多影响党史、国史的重要决策,包括炮击金门、西藏平叛、“武昌会议”等等,会见过蒙哥马利、胡志明、金日成等多位元首。

  著名作家熊召政在该书《后记》中写道:“如果说毛泽东解放后入住东湖宾馆的第一件事是在木船上赞美东湖,那么,他在东湖宾馆最后处理的一件事情,即是重新启用邓小平。1974年的10月4日,重病中的毛泽东,在东湖梅岭一号要秘书打电话给北京的周恩来等,决定请邓小平出山,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政军工作,在周恩来重病期间代行总理职务。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该画册以时间为序,分为六个章节:情系东湖·梦牵梅岭;勤政为民、生活节俭;东湖决策、意义深远;放眼世界、广交朋友;勤学善思、博学多才;音容笑貌、千秋永存。

上图为昨日首发的画册。

  习总书记两次参观毛主席故居

  郑敏庭,东湖宾馆毛泽东故居陈列馆馆长,也是《毛泽东在东湖梅岭(1953-1974)》画册内容的搜集者和编写人。他对展厅内的每一幅照片可谓如数家珍。

  故居二楼毛主席当年在东湖的书房里,郑敏庭指着一张宽约1.2米的旧办公桌讲道,毛主席当年除了在上面挥毫泼墨,还写下很多著名论断。他又指着一楼陈列的一幅照片说,1963年11月3日,毛主席在书房审阅《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时加注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4个大字。“今年7月习总书记来鄂视察,第二次到东湖宾馆参观毛主席故居陈列馆,特意问到这幅照片。”

  郑敏庭对习总书记的两次到访记忆犹新。“第一次是2010年1月24日,我讲了80分钟。临走时,他叮嘱我们一定要把毛泽东同志故居办好。”

  今年7月21日傍晚,习总书记再次考察毛主席故居。这次他不用旁人介绍,直接招呼道:“郑馆长,上次听了你讲解,记忆犹新,今天还是请你讲。”听完讲解,习总书记称赞该陈列室“有东湖特色”,而郑敏庭的讲解“从细节入手,带着深厚的感情,难能可贵”。

  讲到毛主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名言背后的故事时,郑敏庭一口略带天沔口音的普通话马上变成了地道的湖南话。

  1954年9月5日,毛主席在东湖宾馆梅岭操场观看8341部队一中队跟东湖宾馆警卫连打篮球比赛。第一场一中队赢了,第二场东湖宾馆警卫连竟一分未得。

  这时毛主席把中央警卫团负责人叫到一边,问他“湖北省的领导对我们怎么样?”对方回答“很好”。“那东湖宾馆的大厨怎么样?”“很好”。“水电暖师傅怎么样?”“很好。”“那东湖警卫连的战士对我们怎么样?”“很好。”“既然都好,就不能老让别人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结果东湖宾馆警卫连第三场赢了3分。

张其军拍摄的毛泽东在大冶钢厂视察时“头发乱了”。

  主席“头发乱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昨天仪式现场,有位特殊的客人——85岁的老摄影家张其军。画册里有些照片,就出自张其军之手。

  他是我省第一个专职新闻摄影记者。画册第63页,是一幅很少见的毛泽东“头发乱了”的照片,张老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视察武钢一号高炉出铁后的第三天,又到武钢铁矿基地——大冶铁山视察,随后又到黄石大冶钢厂。毛泽东从一位炼钢工人手中,接过一块蓝色的炼钢视镜走近炉前,认真观看,详细询问。

  张其军回忆:“那时工厂条件很艰苦,高温、烟雾、粉尘、噪声,炉前有很大功率的鼓风机在吹,吹出的都是热风,把主席的头发都吹得竖起来了。我们都出汗了,主席后背的衣衫都湿透了。我把这珍贵的瞬间拍了下来。回来洗出后,觉得这张照片珍贵,但又觉得没有突出领袖的高大、光辉形象,似乎与伟人形象不符。所以一直未敢将这张照片公开示人。到了新世纪,我‘思想解放’了,觉得这张照片不仅真实、现场感强,而且能够传达出主席对工业强国的殷切期望,于是把它‘亮出来’了,但是收到书中公开出版,这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