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文化新风尚致富金钥匙 农家书屋荆楚亮丽风景线

发布时间:2014-09-19 07:20:04来源:SRC-13
    

图为:全省农家书屋赶集活动洪湖市现场,农民自编自演文娱节目


  图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调研农家书屋工作。

 图为:争抢喜爱的书籍。


 图为:“我爱看《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 通讯员邓世清 左尚鸿

  阅读提示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村群众读书看报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连续五年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省政府为民“十件实事”。

  目前,我省已建成农家书屋近3万个,实现了所有建制村、农林场等农家书屋全覆盖。数据显示,我省农家书屋总藏书量达7000多万册,相当于新建近10个省图书馆。

  “使用好农家书屋,才有生命力。”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说,用好农家书屋是一项持续工程,“农家书屋姓‘农’,不仅要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还要有广大农民朋友的积极参与。要让农家书屋成为荆楚文化新风尚、农民致富金钥匙、新农村建设新支点。”

  1农民选书 政府买单

  “书屋赶集”引领农村文化新风尚

  “这样的活动太好了,我选了近20本书,大多是科学养殖的。”8月15日,随州市洛阳镇银杏村举办“农家书屋选书读书赶集会”,吸引了四乡八村的农民。银杏村6组村民刘克付尽管此前因摔伤导致身体不适,但仍拄着双拐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现场。在他眼中“挑的书都有用,走这一趟值。”

  8月15日至9月5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先后在随州、蕲春、洪湖三地举办了农家书屋鄂西北片区、鄂东南、鄂西南片区农民选书读书赶集会。按照“你选书,我买单”的目标要求,赶集活动中凡是被农民朋友选中、由全国各出版单位提供的新版样书样报样刊,都将列为2014年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重点对象。

  “农民是否欢迎、是否高兴、是否满意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良成介绍,举办全省农家书屋农民选书读书赶集活动,是建立健全农家书屋农民选书机制和发挥农家书屋作用的重要举措,是全省农家书屋工程持续深入开展建设的重要探索,也是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以“书香门第、耕读人家”为主题的2014年农家书屋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

  “好书太多了,真是没想到啊!我只能用衣服捆了。”8月21日,千名村民一大早就来到蕲春县刘河镇刘河村活动现场,2组村民管三金准备给暑期在家的孩子选些课外读物,他不仅选了《小王子》、《长腿叔叔》、《智慧花开》等多本少儿图书,看到历史文化类图书也爱不释手,因书多不方便拿,只好脱下上衣将书“捆”起来背走;刘河中学的学生为了班上的图书角建设,在胡老师的带领下“抢”书、“抢”报,恨不得把能拿的都带走。他们前一天接到镇村通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图书和报刊,可以抢先拥有村农家书屋即将配送的新书新刊,还可以观看到以鄂东南民俗歌舞为主的乡村大戏。

  每一场选书赶集活动现场,书画名家进行的书画惠民活动、科普大篷车读书活动都成了活动的热点,聚拢着一圈又一圈的村民群众。选书、荐书、读书、观看演出……广大农民群众津津有味地享受着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这种赶集活动有意思,文化味浓,切合农民实际需求,希望今后能办更多,相信农家书屋一定会越办越火。”面对热烈场景,刘河镇女镇长丁珍桃说。

  2“不走的专家”“不花钱的顾问”

  书屋成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小富靠勤,大富靠智,我算是沾了书屋的光!”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桂花村十三组的养猪专业户徐泽松是村农家书屋的常客,他不仅看书,还善于做读书笔记,摘编有一万多字的《养猪心得》,存栏规模从十几头扩大到150多头。

  读一本好书,可改变一个农村孩子的命运;掌握一条致富信息,可造福一方百姓。调查显示,农家书屋里农业科技和打工技能类出版物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为了满足当前农民群众科技致富迫切需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编定农家书屋出版物目录时特别要求科学普及、使用技能、农业科技类图书要占40%比例。

  黄冈市英山县孔防乡新屋嘴村农家书屋建成后,涌现了养猪大户郑有良、养鸡大户张贵平、种田大户汤金平和木耳大户盛燕等众多科技致富典型。群众比喻说,农家书屋为我们请来了“不走的专家”、“不花钱的顾问”。

  在农家书屋书籍的启发下,2009年,黄冈市蕲春县刘河镇里下冲村村民骆三毛、叶生喜等5人合资50万元成立“康源黑木耳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黑木耳代料种植技术,将山林杂木变废为宝,充分回收利用深加工,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年产值过百万元。有了农家书屋这把“金钥匙”,刘河镇的村民们仿佛找到了一条致富捷径。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农家书屋的书籍,学会了植茶、种烟、喂猪、养鸡等知识,开始自己创业。目前,刘河镇已有万头养猪场1个,千头奶牛场2个,大小养鸡场8个共26万羽。村民们现在每家年收入都超过七八万元,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现今,各市州县都十分重视发挥农家书屋公益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和为农民喜闻乐见的读书用书学习活动,并请专家进村入户做科技致富讲座,面对面地解决种植养殖、健康卫生等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切实让村民群众受益。

  3传播先进文化 解除后顾之忧

  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快乐家园

  “一个人在家害怕,这里有书看。”8月27日,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子陵村农家书屋,9岁的李昊洋正在读一本儿童画册,他告诉记者,妈妈在外面上班,爸爸开货车,每天很晚才能回家,平时只有爷爷奶奶带。农村书屋开办后,小昊洋有了新去处。附近的小孩子经常可以在这里聚集,一起看图书,做游戏。

  在农村,一些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节假日和下午放学后,四处闲逛,已成为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农家书屋建成后,孩子们放学后可在此娱乐、写作业,消除了一些家长的心病。

  赤壁市依托各村农家书屋,2010年建立起首批51所“五点半学校”,由基层党员和中小学老师轮流值守,让孩子们放学后在农家书屋娱乐、写作业、读书看报。2011年以来,该市151个建制村、25个社区和7个居委会农家书屋陆续创办了“五点半学校”。为此,人民日报以《湖北赤壁留守儿童有了“五点半学校”》为题专门进行了报道,为全国各地农家书屋做出了示范,不少地方进行效仿。

  “是农家书屋让山乡飞出了‘金凤凰’,让胡海村的人腰杆挺得直直的。”蕲春县刘河镇胡海村村支书胡水保感慨地说。每一个节假日,村里都会组织中小学生到农家书屋读书,在浓郁的读书学习氛围熏陶下,村里多人考上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

  不光孩子们喜欢“泡”农家书屋,老人也特别喜欢没事到这里坐坐,看书、下棋。刘河镇湾潭村村民王善辉已年近八旬,业余时间最喜欢跟一帮棋友在农家书屋对弈。2010年,在广东创业的儿子王国有回乡探亲,马上拿出8万元添置文体器材,让老人们乐开了花。

  如今农家书屋是村民眼中的“香饽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快乐之家”,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

  “走下牌桌、远离神桌、走近书桌”,我省近3万个农家书屋引导和激发群众读书热情,形成了新农村特有的读书文化氛围,有效地加强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解决了农村出版物缺乏和信息闭塞的问题,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御封建迷信及低俗文化的坚强阵地。

  不少老年村民说,一个人在家看电视不热闹,到村农家书屋看书看光碟,可以很多人坐到一起看,人际关系更亲密了,更和谐了。

  4一股热情 一颗热心

  管理员队伍群星闪耀

  “书屋办起来后就要天天守,让农民求书之时找得着,决不能锁在屋里喂老鼠。”走进应城市黄滩镇杨林村农家书屋,记者看见书柜里的好多书都已翻阅旧了,两本厚厚的借阅登记簿也快用完了。从打开书屋大门的第一天开始,老村支书陈声华除了清明节扫墓关一天门还贴出告读者外,几年来,不管刮风下雨或走亲访友,他和妻子总要留一位看守书屋。

  杨林村是一个有2000多村民的大村。陈声华说,村里的留守儿童很多,孩子们除了学校发的几本课本外,几乎没有课外书可读。有了书屋后,他们几乎把我这里当成了家。所以,即便为了这群孩子,他们也情愿将书屋天天守着,幸福地守着。

  今年年初,陈声华突然检查出患了癌症,可老人家依然在家一边煎药一边守着书屋。他说,农家书屋是村里唯一的精神乐园,也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我今后即使不在了,也要让老伴和儿孙们继续守着。

  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没有报酬,大家全凭一股热情、一颗热心在办。我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各地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出版物分类、编目、陈列、上架等工作,组织开展管理员培训,做好重点出版物推介,保证足够的开放时间。

  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倡导和强力推动下,我省农家书屋涌现出年老体残志不改、倾情哺育下一代的管理员李运生;爱书如命、讨书为民的管理员汪新民;通过村委会高音喇叭向村民播放科技致富信息的管理员刘德云;引导村民群众读书致富的管理员向宏健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这些先进典型带动全省农家书屋,直接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不间断的文化服务,让最偏远的农村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文化关怀。

  5引导读书兴趣 发挥综合作用

  新农村建设新支点

  “农家书屋,是充实知识的源泉,是打开财富的钥匙。”在成为农村书屋的一名读者之前,京山县新市镇小焕岭村的刘高峰做梦都没想到,他可以参加演讲大赛,并代表湖北省的农民到北京参加决赛。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高峰听说养猪前景看好,就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一笔钱,加上几年打工攒下的为数不多的存款,在家里办起了一个养猪场。虽然自己是农民,从小生活在农村,可刘高峰对养猪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第一批小猪买回来喂养没几天,就死了一大半。

  正在刘高峰六神无主的时候,村里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推荐了一本《怎样办好一个养猪场》的书给他。刘高峰说,看了这本书,自己“就好像榆木脑袋一下子开了窍。”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他不但及时控制了疫情的发展,还了解到很多养猪的知识。

  尝到了养猪的甜头之后,刘高峰又尝试着发展多种养殖业,办法仍是通过借阅农家书屋的书籍学习养殖技术,在养猪的同时养鸡、养鱼。2010年,全省农家书屋阅读演讲决赛在武昌举行。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他以《书屋,升腾梦想的平台》精彩演讲,名列第一并代表我省参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全国总决赛。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服务事业一直是中国农村文化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除中小学生课本外,农村很多地方人均图书存量不足0.3册,一些贫困家庭多年没买过一本新书,很多农民甚至几十年来都没能看到过一份新报纸、新杂志。这种现实,与满足当前广大农民依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命运的迫切需要相悖。

  农家书屋建在农村基层,解决全国农民读书难看报难问题,通过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提供免费的读书看报条件,拉近了科学文化知识与农村群众的距离。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落实各级专项资金9亿多元,建成农家书屋29148个,农家书屋总藏书量达7000万册,超额完成全省建制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目标建设任务。

  按照“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原则,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农村科技知识讲座、阅读演讲比赛,留守儿童读书征文大赛和选书读书赶集会等活动,引导和培养农民读书兴趣,发挥农家书屋综合作用。

  “农家书屋惠群众,图书繁多各不同。从中受益终匪浅,如今农民乘东风。”这是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华道村农民石民政为农家书屋写下的一首打油诗。

  现今遍布我省的农村书屋丰富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城乡文化均等化,提供了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抓手,正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新支点,也成为新闻出版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版图片:记者张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