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汉剧大师陈伯华在汉去世 演出曾得到周总理赞赏(组图)

发布时间:2015-01-31 15:26:28来源:SRC-13

  图为:昨晚,工作人员布置灵堂 记者曲严摄

  图为:陈伯华《二度梅》中演陈杏元

  图为:周恩来总理接见陈伯华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文俊 海冰)楚腔汉调,源远流长;斯人已逝,大师不再。1月30日上午11时40分,着名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因病在汉去世,享年96岁。

  陈伯华1919年出生于汉口一户殷实人家,8岁学艺,15岁与梅兰芳在汉口打起擂台表演《霸王别姬》,名噪一时。她创造性地对汉剧旦角唱腔艺术进行了改革创新,其花俏细腻、委婉深沉的“陈派”唱腔饮誉全国;她是汉剧的代表,主演的《宇宙锋》技冠京华,《二度梅》、《柜中缘》、《穆桂英智破天门阵》被拍成戏剧片推向了全国。京昆大师俞振飞评价:“京剧两百年,出了个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个陈伯华!”

  据悉,陈伯华的遗体告别式将于2月3日上午9点,在武汉汉口殡仪馆举行。

  ■台前

  首都演出得到周总理赞赏

  说到汉剧,不得不提陈伯华。

  1919年,陈伯华出生在武汉,家境殷实的陈伯华,小时候常跟着母亲逛戏园子,是个小戏迷。

  1927年,8岁的陈伯华走上学艺之路,取艺名“新化钗”,由刘本玉启蒙,拜在大师“牡丹花”董瑶阶门下,天资聪颖的她一出科便成名,人称“筱牡丹花”。

  15岁那年,她主演的《霸王别姬》、《风尘三侠》名噪武汉三镇。陈伯华每次演出,剧场人山人海,汉口为之不夜。

  两年后,陈伯华嫁为人妇从舞台隐退,16年间鲜有登台。

  不过,隐退的陈伯华并没有终止艺术追求,她在上海跟梅兰芳、程砚秋频繁接触,研习了中外各家艺术。

  1952年,新成立不久的武汉市汉剧团,迎来陈伯华加盟。由其主演的汉剧传统剧目《宇宙锋》,进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这出戏,汉剧名旦李彩云演过,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剧目。但在这年的10月3日,陈伯华在首都剧场的演出,与前辈大师完全不同,她将青衣、花旦融入一炉,还根据特定环境中人物表演的需要,借用了花脸、小生甚至鬼魂的身段,唱腔更是炉火纯青,与身段表演浑然一体。

  表演一结束,梅兰芳来到后台,向陈伯华表达祝贺:“这是你的陈派!”这次会演,陈伯华获得了表演一等奖的殊荣。

  之后,陈伯华又排演了《二度梅》、《柜中缘》、《穆桂英智破天门阵》,陈伯华创立的“陈派”,名声大噪。

  汉剧发展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支持。陈伯华生前接受采访曾回忆说,周总理毫不掩饰对汉剧的喜爱。

  1960年秋,周总理备下家宴,邀请参加全国旦角名演员讲习班的陈伯华和袁雪芬、常香玉、红线女到家中做客。总理对陈伯华说,“汉剧源远流长,对京剧和许多剧种都有过很大的影响。全国13个省有汉剧,这个古老的剧种是有发展前途的。”随后,湖北省于1962年1月建立了以陈伯华为院长的武汉汉剧院。武汉汉剧院的建立,使全国汉剧有了一个艺术中心,对促进和推动全国汉剧艺术的发展起了深远影响。

  198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陈伯华“汉剧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04年,陈伯华又荣获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金质奖章。

  2006年,汉剧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陈伯华名列文化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幕后

  孝女 亲自嚼食喂母亲

  很多人知道陈伯华是汉剧大师,却很少人知道陈伯华其实是个罕有的孝女。

  昨日,曾任《长江戏剧》杂志编辑的收藏家胡克庆向记者展示了一组陈伯华青少年时期的照片,85岁的胡克庆老人介绍,因为工作关系,他曾多次采访陈伯华,印象中陈伯华十分孝敬母亲,在家时都会亲自给母亲梳头,陪她聊天,即便自己工作很忙,也从不中断。

  湖北省汉剧团表演艺术家程彩萍1981年拜在陈伯华门下,是她的第三代弟子。程彩萍回忆,学艺时她常常到师父的家中,“因为老母没有牙齿,又喜欢吃生煎包,师父就用嘴把包子皮嚼软后,再喂给母亲吃。师父对她母亲的敬爱,让我们这些晚辈自愧不如。”

  良师 85岁仍教传汉剧

  2004年,85岁的陈伯华身在病房,却心系汉剧。当年,她招收武汉汉剧院青年演员毕巍然为关门弟子,收余少群为再传弟子。

  昨晚,忙于拍摄电影的余少群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他得知太师父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前年他还专程回武汉看望太师父。“不论是在我学习从事汉剧艺术的十年里,还是转战影视的这些年。太师父都像当初收我为徒弟时一样关心我!不论何时见到她老人家有一句教导总是挂在嘴边:‘乖乖!不管在哪里都要好好演戏,琢磨好戏里的角色’。恩师一路走好!师恩永记!师德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