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陈伯华传人王荔美国演改编版新汉剧《李尔王》

发布时间:2015-03-22 15:50:37来源:SRC-196

  文/本报记者李琦 图/本报记者熊波

  陈伯华大师视她为“心肝宝贝”

  她是吃货,但为了台上好看,又渴望减肥

  她,正在创造汉剧历史

  羊年春节,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汉剧第一次飞越了太平洋。武汉汉剧院走进美国进行文化交流,在新泽西州公演了两场。海外华人看哭了,美国观众看醉了。

  担纲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是32岁的王荔,国家一级演员、汉剧陈派第五代传人。

  昨天,这位汉剧金花接受武汉晚报记者专访时,毫不掩饰她的兴奋、得意和自信,她说:“下次再去,我就演《宇宙锋》!”

  汉剧美国行赢得满堂彩

  海外华人看哭了

  美国观众看醉了

  这次美国之行,是汉剧第一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王荔回忆,上一次汉剧走出国门,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汉剧大师陈伯华率团把汉剧唱到了日本、新加坡。而这一次,得益于武汉大学熊杰平教授的牵线搭桥,武汉汉剧院20多人带着两台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新汉剧《驯悍记》和《李尔王》,前往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进行文化交流。

  作为美国西东大学的访问学者,熊杰平教授告诉记者,他当时强烈要求美方把演出地点从校园里面搬到市内剧场,而且对外售票,票价为24美元。这样做,是希望检验美国观众是不是真正喜欢汉剧。

  虽然事先并没有做什么宣传,却没想到演出仍吸引了众多观众。在现场,华人观众看得热泪盈眶,说充满了自豪感和归属感;外国观众看得醉了,他们被中国地方戏演绎西方戏剧经典的新奇方式一下子吸引住了。

  熊杰平教授认为汉剧赴美首秀即获得美国观众认可,主要原因是普通观众对汉剧既觉得新鲜,又觉得熟悉,因为演绎的故事是他们熟悉的莎剧,几乎不看英文字幕也可以流畅地看下去,而形式是新鲜的,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颇有艺术表现力。这也达到了他当时提出赴美交流的目的:借用西方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框架,传播东方人独有的审美情趣,书写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他介绍,虽然西方媒体和评论界对汉剧搬演莎剧是谨慎的,但是当地英文媒体《西东人》、英文网站baristanet和华人报纸《侨报》、《世界新闻》都给出了颇多的赞美之词。

  王荔回忆说:“演完后,有一对住在新泽西的武汉夫妇找到我,他们说过春节看汉剧太好了,这么多年都没在美国看过家乡戏。还有一位武汉的留学生,通过微博找到我,他是个戏迷,关注了我的微博,得知我到美国演出,特地从别的州赶到新泽西看我们演出,他还表示回国一定要看我演的《宇宙锋》。”

  没有话筒 没有音响

  王荔唱响汉剧“好声音”

  将莎翁名剧“中国化”,汉剧这次颇有想象力的创新,让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命力。这次美国行的两部莎剧一悲一喜,《李尔王》是熊杰平教授改编的,在尊重原著基础上,故事情节和角色都未改动,只是语言和唱腔上是中国的。而《驯悍记》是汉剧院的方月仿老师改编的,对莎剧进行了较大改动,首先剧情设定是在中国古代的湖北荆州,然后形式是汉剧传统的“一桌二椅”,还加上汉剧摘花戏(魔术),人物名字也都改成中文,里面提到的菜肴有菜薹、蒸鱼、腌肉等湖北风味。

  尤其特别的是,熊杰平教授说这次首秀采用美方的建议,像意大利歌剧一样,不戴麦,靠本嗓天籁,结果掌声之多,出乎汉剧人的意料。王荔告诉记者,这次美国行过足了戏瘾:“《李尔王》这部戏中我演的是三公主,最大的挑战是现场没有话筒,没有音响设备,没有灯光效果,就是一道大白光打在脸上,十分考验功力。而在《驯悍记》这部戏中,我饰演‘悍妇’巴丽雅,这是一出喜剧,演出中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比如将银子(道具)扔下台,又和观众用英文对话等。演完后,几乎每个观众都上来和我合影。我们制作的这两部剧的光碟,演完后卖出不少。”

  王荔认为这两部戏的成功得益于熊杰平和方月仿两位老师的改编。他们保留了部分原著中的句子,使得剧本既“原汁原味”,又充满汉剧韵味。“对于出国演出的戏,可以说‘翻译是半出戏’。而且,我注意到美国观众的观戏礼仪:没有人迟到,没有人喧哗,他们都是自己花钱买票看戏,尊重演员的劳动,很少像国内这样赠票才有人看戏。我感觉国外观众与国内观众最大的区别是,国内观众特别在乎戏的布景、排场大不大,而国外观众比较关注演员演得怎么样。”

  陈伯华把她当“心肝宝贝”

  为了演好角色她不敢减肥

  王荔出生在汉剧世家,父亲演的行当是六外,以说白为主,母亲演的是九夫,就是老旦。王荔从小受父母熏陶, 12岁考进武汉市艺术学校学习汉剧,19岁毕业进的武汉市汉剧院,至今已有12年了。

  王荔是陈伯华大师的最后一个弟子,也是陈派第五代传人。

  回忆起恩师,王荔眼眶泛泪,她说,姥姥一辈子想着的都是汉剧,住院18年,还是照样教她唱戏,天天都看央视戏曲频道。

  1953年陈伯华演过《宇宙锋》之后,2012年汉剧院又重新排演了《宇宙锋》。其实,王荔毕业时就排了《宇宙锋》中的两幕戏,当时就跟陈伯华学戏。王荔说:“重排《宇宙锋》时,我天天到医院,下午三点到五点,陈院长给我讲两个小时的课。她不把我当她学生,她说你跟我孙姑娘一样大,你就叫我‘姥姥’吧,她还说‘你是我的心肝宝贝’。她把唱、念、坐、打,所有能教的,都教给我。她把汉剧所有的希望,所有能做的‘实验’,都交给我,也就是把她一生都无法实现的东西都交给我去完成。她说你的职责不光是演好角色,而是要关心汉剧的生死存亡,你一定要传承下去。”

  王荔主演的《宇宙锋》进京演出后引发轰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这是汉剧史上零的突破,也让她的艺术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80后的王荔在汉剧界已算得上是一名资深的老演员了。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和汉剧院演出团第一副团长,王荔几乎一年365天都在忙碌,除了排戏练功,就是各种演出。她自称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练功时,夏天再热也不开空调,冬天再冷也不开暖气。

  王荔自称“吃货”,周围的人也知道她能吃、会吃。说起吃,王荔一脸的苦恼。平时工作强度大,压力很大,不能生病,因此要吃好;演戏不能太瘦,不然脸上贴不上片,不符合青衣这类饱满圆润角色形象。她也很想减肥,只好每次演戏的时候就少吃变瘦点。

  “我就不信那个邪, 就靠演汉剧也能买车买房”

  记者:美国之行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王荔:最大感受是我们出去得太少,出国交流得太少。最大收获是我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老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欣赏角度。我在美国期间,抽空去看了百老汇的戏剧《悲惨世界》,了解到东西方戏剧的区别和差异。我们以后还要多多走出国门,今年我们会去韩国演《贵妃醉酒》,去法国演《宇宙锋》。

  记者:这么年轻就成为汉剧界的名角,你觉得你的优势在哪?

  王荔:套用形容女生的一句话:“一白遮百丑”,除了长相和身段,汉剧讲究“一响遮百丑”,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嗓子好。还要经过多少年的培养和锤炼,才能成才,才可能成为名家。所以说,京剧一百年才出个梅兰芳,汉剧三百年才出个陈伯华。我算不上名家,只能说做出了努力,获得一定成绩。要说优势,我天生嗓子好,戏路比较宽,不只能演青衣。

  记者:你是陈派的第五代传人,导师陈伯华教会了你什么?

  王荔:陈伯华老师将汉剧中青衣的唱腔变得更加华丽,更加优雅动听。她对青衣这个行当从小到服装,大到风格,都进行了改革,而且非常成功。她跟我说,“传人”和“弟子”含义不同,弟子只是学东西,传人是学到了做人道理和陈派艺术后,还要传承下去。

  记者:和很多传统艺术一样,汉剧日益式微,你怎么看?

  王荔:我不这么看,我觉得汉剧正在“蒸蒸日上”。好多“非遗”项目,比如唐卡都是只有一个传人的“独苗”,我们汉剧院还有300多人呢。我从来就很乐观地认为,当你在低谷的时候,上天会打开另一扇窗户,指引你从另一条路上走向光明。

  记者:30岁了,是不是该考虑结婚生子呢?

  王荔:结婚生子目前不是我考虑的重点。我心里有个三年目标,等完成了再说。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总要留下个脚印吧,我不能只想着一个人过好,还要想着汉剧院这么多同事呢,我希望大家都过得好。我就不信那个邪,我就靠演汉剧,也能买房买车,也能过得幸福。

  记者:听说生活中的你和台上塑造的形象反差很大?

  王荔:同事都说我台上台下判若两人。我的性格开朗,喜欢笑,大大咧咧的,而在台上都是演些大家闺秀,笑不露齿,很温柔。不过这不难,因为我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记者:80后的业余生活应该很丰富吧,平时有什么爱好?

  王荔:平时我很“宅”,喜欢在家里看美剧,一个人琢磨很多事,比如怎样把戏演好,怎样推广汉剧。我是个“吃货”,和朋友聚会,就是吃吃吃,别叫我去唱K就好,因为我练功已经唱够了。

  记者:那你最近琢磨出什么呢?

  王荔:我琢磨着在汉剧推广方面,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排演不同的戏。比如大学生,我演经典剧目《宇宙锋》、《王昭君》,就一下子能吸引住他们,他们特别喜欢这种唯美的艺术形式。而对于老年观众,我们会排一些创作新剧,比如《红色娘子军》,他们对那个年代红色经典十分熟悉。

  记者:你的同学余少群后来演电影《梅兰芳》,去娱乐圈发展不错,你有没有考虑过呢?

  王荔:每个人选的路对他而言都是正确的。余少群是我的好同学,好搭档,好朋友。他找到了展现他实力的舞台,我祝福他,也为他高兴。但是我不会走这条路,我有这种责任去发展汉剧,就要为这份事业做出牺牲。

  记者:白先勇导演的《牡丹亭》,将昆曲一下子带火了,你觉得有借鉴的地方吗?

  王荔:我觉得白先勇他们的思路非常棒,推广真的是很重要。怎样把古典艺术用现代方式的呈现?得好好包装。我有些想法,比如拍一些汉剧的MV或者微电影,放在网络上。在推广汉剧的方面我愿意做“先锋”。

  也曾一度想放弃汉剧

  戏迷力挺王荔走出低谷

  汉剧老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人程良美先生这样评价王荔:“她进汉剧院时,我就觉得她是个好苗子。她继承了陈派唱腔华丽细腻、委婉深沉的特点,也继承了陈伯华的艺术精神。”他说,王荔是个很有观众缘的演员,有些越剧迷看过王荔的戏,结果都变成了汉剧迷和王荔的粉丝。事实上王荔的舞台魅力也征服了不少铁杆戏迷。好多戏迷只要王荔的演出,都必定看戏捧场。多年来,她也收获了戏迷珍贵而长久的友谊。

  王荔告诉记者,她事业发展时也曾遇到低谷,一度想放弃汉剧,甚至兼职卖起化妆品。戏迷付津杰回忆,当时见到王荔很低迷,他就主动找到王荔家,上门鼓励她继续演汉剧。他对王荔说:“你这么扎实的功底,这么好的嗓子,放弃了多可惜。汉剧还等着你振兴呢。”付津杰还不辞辛苦地介绍王荔到戏迷聚集的地方演戏,比如社区活动室,那里有乐队,可以帮助她练功,也是帮助她重建信心。2006年王荔获得主演《王昭君》的宝贵机会,她全力投入,居然把剧组的人全累病了,就她自己一个人坚持下来了。这出翻身之作,在2007年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最高奖——“优秀剧目奖”,这个奖打破了汉剧院20多年来从未获得任何国家级奖项的纪录。之后王荔的汉剧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多次担当重头戏的主角,也多次获得大奖。在王荔看来,如果不是有一帮戏迷执着的支持,她也不会坚持到今天还站在汉剧的舞台上。

  王荔的同事张玉霞说:“她比我小十岁,排练的时候她有时还教我演戏。我愿意服她,听她的建议,因为她确实说的有道理,我很喜欢这样跟她切磋。”在同事眼中,王荔热心快肠,大大咧咧,但是上台后她绝对是最认真最严谨的那个。

  如今的王荔,除了演好每个角色,为汉剧推广做了很多努力。她说,从去年开始汉剧院推出了“青春校园行”的活动,走进了武大、华科、华师、湖大等高校演出了近三十场。“演完后,我还给学生们做45分钟的演讲。学生看完我的戏之后,提问好积极,他们都说‘为什么汉剧宣传得这么少。’华师有些学生还跟我学《起解》。”这次美国行的成功,也启发了王荔,让她看到汉剧创新的各种可能性。每天,她都忙碌着并快乐着。80后的她,正在创造汉剧的历史。  文/本报记者李琦  图/本报记者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