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记者 沈素芬)去年9月,武汉高校教师天然原著的“奇异”小说《橙色年代》面世后,因其“魔幻现实主义”特质,受到了媒体持续热捧。今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橙色年代》小说因反映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部分区域人口领域的诸多问题,巧妙呼应了二孩和计划生育政策,引起读者再次关注。作家天然表示“有话说”,11月2日,接受荆楚网记者专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您在《橙色年代》中对马尔萨斯学派将人口和贫穷直接划等号的做法进行了辛辣地嘲讽。全面放开二孩应该是您十分期待的,对吧?
天然:是的,因为我很不认可那种“将所有的社会经济问题都归罪于人口增长”的观点。我在小说中用调侃的语气叙述了美国科学院1971年发布的“人口增长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是白宫授意的,目的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兜售其人口控制策略,因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实际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生育政策并没有因这份权威报告受到任何影响,倒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们中国,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可以说都深受这份报告的影响,我们的人口理论研究者和计生干部几乎无一例外全部成了这份报告的传声筒、宣传员。
记者: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乔所在的人口学系是否可以看成是当时国内人口理论界的一个缩影?您的小说主要反映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什么选这个时间段?
天然:不只是人口学研究,国内大学很多专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成为社会热点,马上就会一窝蜂上来一大批相应的热门专业和研究领域。房地产和旅游是这样,人口学也是这样,开始大家谁都不是研究房地产、旅游或人口的,但只要设了新专业,师资是不用发愁的,因为大家都会照本宣科,翻译几套教材、弄点资料就可以招生、教学、做研究了。今天大学很多专业和研究所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
记者:这也是国内大学学术泡沫越来越大的原因对吧?因为有些教育工作者是在做市场而不是真正做学问。
天然:是的。当时国内最早从事人口研究的一些专家学者不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就是去美国做过访问研究。先入为主,一旦你认定了“人口增长危害社会经济发展”,接下来的研究只能是用各种所谓的调查数据来印证这一结论了。
记者:你曾说过《橙色年代》主要是写爱情的,为什么会把计划生育作为主要线索来写呢?
天然:《橙色年代》有三条平行的线索:一份家族隐私索引,一幅校园文化漫画,一部青春成长秘史。我在小说中试图通过这三条线索再现一个世纪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一个灵魂的自白,而为了让这三条线索出现交集,我将小说男主人公乔设定为L大人口学系教师,这不仅是因为人类的繁衍始终是历史舞台的主旋律,还因为计划生育作为二十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涉及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要表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是绕不过计划生育的,就像描写九零后的爱情,也离不开独生子女这个现实问题一样。
记者:您这部小说里面还包含着一部名叫《一票否决》的小说,这部小说是乔在人格分裂状态下写的,您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细节,并将小说中的小说命名为《一票否决》?
天然:就像《红楼梦》第五回可以作为该书的微缩版或总纲一样,《一票否决》也可以看作是《橙色年代》百年历史的缩影。因为在《一票否决》中,一切都是相互影响的:一只远在千里之外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你身边引起一场龙卷风暴。这也如同生育政策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