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1日,梅葆玖在湖北剧院登台献唱。记者史伟 摄
2011年,本报记者与梅葆玖大师合影留念。
本报讯 京剧大师梅葆玖于昨日11时在沉睡中离开人世,享年82岁。
2016年3月29日是著名京剧大师梅葆玖82岁的生日,可是没想两天后,他就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
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梅兰芳子女中唯一继承梅派艺术的传人,代表作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等。
他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当今京剧界来说举足轻重,多年来培养了许多艺术传人。在1961年梅兰芳先生逝世后,继承和传承梅派艺术一直是梅葆玖心头最重的任务。他曾说,“如果有一天我见到父亲,我会向他深深鞠一躬说,我收了很多学生,梅派京剧艺术会传承下去的。”
为了梅派京剧艺术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被更多年轻人熟知,梅葆玖先生曾经给予电影《霸王别姬》、《梅兰芳》极大的支持。电影《梅兰芳》首映时,导演陈凯歌曾给梅葆玖先生深深鞠躬,感谢他对电影《梅兰芳》所表现出的大度、包容与帮助。(陈中)
梅葆玖与武汉有不解之缘
记者梅冬妮
梅葆玖对武汉有很深的感情,他曾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出生那天,父亲不在家中,正在武汉演出。”1950年,梅葆玖就跟随梅兰芳坐长江轮造访过这座城市,半个多世纪过去,“老人民剧院”、“过江轮渡”这些记忆都深深地印在梅葆玖脑海里。除了城市印象,武汉对梅葆玖来说还意味着找老友叙叙旧,“陈伯华老师的《宇宙锋》我看过很多次,那绝对是经典。她听说我来了,说一定要见一下我。”
三年前,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梅葆玖携弟子胡文阁在武汉上演了“双甲之约”京剧演唱会。记者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位80岁的老人,还愿意亲自面对媒体接受采访,虽然采访持续时间并不很长,但梅葆玖的每一个回答都掷地有声,不耍官腔不说套话,让在场记者们都觉得收获不小。
演出当天梅葆玖的日程满到让人忽略他的实际年纪,“清晨六点赶火车”,还要作为压轴嘉宾亮相演唱会,但只要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梅葆玖从没有怨言。“在我印象中,父亲永远在演,永远在学,永远在为观众演唱。”既作为梅派的传承人又是京剧大师之后,梅葆玖始终将责任扛着,秉承着传承需要亲力亲为的理念。
纵使从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代大师,梅葆玖还是谦虚地表示在武汉表演压力不小,“以前的京剧名角儿,要想唱红了首先要在京津沪汉唱红了,因此这个地方不一般,来武汉我要认真地表演和演唱。”而这一次亮相,也成为了梅葆玖与武汉戏迷最后的相聚。
5年前观摩江夏谭鑫培戏楼
要让全中国的戏迷来武汉看戏
记者鲁艳红
2011年11月17日,国内最大的古戏楼谭鑫培戏楼在江夏谭鑫培公园举行落成庆典仪式。当晚,京剧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携北京京剧院的演员们登楼“踩台”,在谭鑫培戏楼演出《定军山》、《赤桑镇》、《春秋亭》。梅葆玖大师当晚观摩赏戏,并在晚上的演出开始之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谭鑫培戏楼的好设备、好条件、好环境赞不绝口,连称“应让全中国的京剧演员都来江夏演出,要让全中国的戏迷都来江夏看戏!”
在那之前半个月,78岁的梅葆玖率众弟子胡文阁、郑潇、田慧、单娜在武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上登台压轴演出,献唱《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其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其温柔儒雅甫立台上即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欢迎。
而在观摩谭鑫培戏楼时,梅葆玖也是精气神十足,楼上楼下观摩兴致勃勃。提到京剧,梅老先生最爱用“幸福”一词,他对记者说:“今天看到武汉这个戏楼这么完美,设备这么好、灯光这么好、演出条件这么好,作为京剧人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坚信京剧有美好未来的梅老先生认为,在江夏建这样一座戏楼,将京剧的魅力、传统文化的真善美传播到中国各地、世界各地,对京剧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对于在武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梅葆玖也表示非常赞成,“我很赞成办京剧节,要永远不停地办下去,而且京剧演员也要更新换代,老一辈的退休了,新一代的来了,这个阵地必不可失去。”
专访结束时,本报记者请求和梅葆玖大师合影留念,坐着接受采访的梅老先生立刻站起身来,走到记者身边,笑着应允:“好。”
梅先生是一个
非常完整的京剧人
“我和梅先生相交已经有几十年了,我们同台演出的机会比较多,他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京剧人。无论他的艺术还是为人,都是我们京剧界的表率和典范。”今年还和梅葆玖先生一起出席全国两会的朱世慧回忆,“我和先生还挨着坐,他很善谈,为人和善又谦虚,有什么话都直说。他所关心的都是京剧如何发展,怎样培养学生,怎样培养青年观众,如何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孩子们一定要受到中华传统教育,这是他一直强调的。”朱世慧告诉记者,梅葆玖每年都要亲自准备好几个提案,“他的话匣子一打开就离不开京剧,离不开传统文化。”
对于梅葆玖先生的离去,朱世慧表示遗憾,“他的逝世真是一个没有办法弥补的大损失。他不但传承梅派艺术,还为京剧的发展上下呼吁、四处奔走,到处为京剧在呐喊。真是梅家好典范。”和往年相比,朱世慧觉得梅先生“比去年更消瘦,不像去年那么健壮。走道、说话、饮食,各方面状态都不如原来,我提醒过他要保重,但他总说没事没事,反正都到岁数了。先生一直很乐观,很可惜。”
(作者:周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