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记者戴辉 通讯员黄金波
汛期已至,武汉近期频频出现强降雨,不少市民对去年南湖、巡司河等地方的严重内涝还心有余悸。他们担心:今年夏天武汉还会出现大面积渍水吗?经过一年辛勤“备课”,武汉抽排抗渍水能力能否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楚天金报记者先后对杨春湖、武金堤、后湖、四新等地进行了探访。
探访
地点:杨春湖
两大港渠提前通水 为武汉站减压
6月9日,记者在位于杨春湖的东湖港、东杨港渠道工程现场看到,这两条港渠完成清淤、扩宽,已提前通水,正在进行岸线景观建设,岸边绿树成荫,昔日臭水沟已变成景观绿化带。“这两条港渠完工后,武汉火车站周边渍水问题将大为缓解。”工程项目负责人李志强介绍,东湖港南接东湖,北接青山港连通长江,是长江为东湖补水的重要渠道。东杨港连接杨春湖和东湖港,是调蓄杨春湖水位的重要渠道。
技术人员介绍,东湖港全长4.7公里,整治工程清除淤泥20多万立方米,目前过水能力每秒30立方米,比过去提升一倍以上。东杨港全长445米,整治后,过水能力达到每秒10立方米。李志强说,两项工程大大提升了东沙水系的调蓄能力。汛期,武汉火车站周边雨水汇入杨春湖后,可经东杨港、东湖港快速排入东湖,降低周边区域渍水风险。
据悉,洪山区组织扩挖杨春湖湿地河床,保障火车站北出口排水通道通畅。
地点:武金堤江南泵站
江南泵站运转测试 巡司河水入长江
去年,南湖片区是渍水重灾区,也是灾后建设布局的重点。武汉市14个重点排水项目由7座泵站和7条连通渠组成,其中5大项目布局在汤逊湖水系。江南泵站、南湖出江通道、南湖连通渠、夹套河骨干箱涵、青菱路主干排水工程等,共同构成南湖片区第二出江通道。
昨日,记者在武金堤上看到,江南泵站排水泵机已开始运转,将连日巡司河的滚滚雨水抽入长江。现场负责人王吉武说,江南泵站近日分别对17台泵机进行测试,近期的降雨对南湖片区没有造成影响。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久华说,新建的江南泵站设计流量为每秒150立方米,投用后将使南湖片区抽排能力实现倍增。此外,第二通道全长不到7公里,相比去年原有第一通道的20公里流程缩短60%,这意味着南湖水可以抄近路排入长江,避免积水长时间滞留城里,南湖去年严重渍水的情况或将不再重演。
地点:后湖四期泵站、四新泵站
后湖四期泵站完工 四新泵站启动应急
在汉口,规划流量每秒110立方米的后湖四期泵站也已完工,具备应急抽排能力。本月,后湖泵站系统整体抽排能力达每秒249立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城排泵站。汉口黄浦路泵站也完成升级改造,抽排能力从每秒7立方米跃升至每秒39立方米。
而汉阳琴断口、什湖两座泵站也陆续投用,分别新增流量每秒20立方米和25立方米。汉阳片区最大的排水泵站——四新泵站设计流量每秒70立方米,也开始启动应急抽排发挥作用。
据了解,汉阳区全力协调降低墨水湖水位,并对龙阳湖外排通道进行清淤、扩挖,保障区域排水安全。截至目前,已腾出库容2亿多立方米, 湖泊水位创历史新低,相当于两个东湖的容量。
进展
武汉组建266人泵站应急抽排队伍
武汉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湖连通港综合整治等16个重点排水项目已投入使用。另外,巡司河综合整治最关键的湖工段也已通水。至此,武汉城市抽排能力已提升50%。为确保江南、后湖四期、四新、港西二期、琴断口、龙角湖6座新建泵站能够按期投入应急抽排,武汉水务局近期成立专班,组建266人的泵站应急抽排队伍,专门负责管理泵站。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久华介绍,重点排水项目让武汉整体抽排能力提高,但水要有地方排,不能倒灌,在应对强降雨时,湖泊水系就像大容器,起到调蓄和削峰的作用。武汉中心城区共37个湖泊,湖泊总面积196平方公里,总调蓄容积1.56亿立方米,为此启动了湖泊“空腹”迎汛工作。
声音
日降雨量超200毫米 局部或有严重渍水
武汉水务局最新综合研判显示,今年武汉出现日降雨量150毫米、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下的降雨,中心城区总体情况良好,交通基本正常,不会对城市功能造成影响。出现日降雨200毫米、小时降雨68毫米以内的降雨,汉口地区CBD淮海路、台北路、单洞门,武昌汤逊湖区域、北湖水系周边,汉阳地区四台片区、江堤中路等局部低洼地段会出现短时渍水,一般不会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渍水。只有遭遇日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小时降雨量超过68毫米的降雨时,全市中心城区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渍水。
思考
变排水为蓄水 江城排涝将更科学
今年以来,武汉启动“四水共治”,即“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主要包括防洪保安、排水防涝、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修复等八大治水工程。重点是排涝水,提升城市抽排能力,除了排水项目建设,还将强化设施疏浚维护,完成现有排水管网、涵渠设施的疏浚维护。
武汉水务相关专家分析,武汉三镇地理条件各异,因此排水情况各不相同,比如汉口在三镇中地势最低,以往的河湖、湿地,已大量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对雨水径流的调节、蓄滞作用丧失,因此需要扩容,而武昌片区湖泊较多,重点需要打通和提高排水能力。
专家测算,武汉去年排涝能力只有每秒980立方米。今年16个重点排水工程投用,排涝能力将跃升至每秒1470立方米。按照规划,武汉明年抽排能力有望达到每秒2000立方米,但城市在发展,排除内涝也不能完全依赖强排,需要循序渐进。
项久华对记者说,武汉入选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眼下青山、汉阳正如火如荼建设海绵城市,也给排水带来新思路,雨降下来,马上排走,这是传统思路,而创新思维则是把水蓄在城市地下,雨停了再把水挤出来。海绵城市的马路、沟渠等就像海绵一样,弹性适应环境变化,扩大城市容水量。海绵城市加上排水设施提档升级,则能让排渍更科学。
(作者: 编辑:连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