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1日讯(记者张隽玮 通讯员卢锦锋)21日,武汉市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关于优化审批服务促进工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十条措施》,全面提升工业项目审批效率。
十条举措特点
1、核心目标是“快”,通过落实工业项目“分段审分时批”,推行“网上帮办(代办)”服务,全面提升审批效率。
2、主要抓手是“帮”,通过建立全链条的帮办(代办)机制,拓宽帮办(代办)服务范围、扩充帮办(代办)专家团队、推行前期工作打包管理,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审批服务。
3、主要特点是“新”,也就是大力创新审批服务模式,通过园区综合评估(评价)、容缺审批、先建后验、收费后置等创新制度安排,为项目落地节省时间和成本。
附:《十条措施》主要内容
1、构建帮办(代办)服务链条。招商部门提供签约项目,经经信部门认定为工业项目(工业技改项目由经信部门提供)之日起,提供全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直至办完所有审批手续为止。组建市、区、园区三级工业项目帮办(代办)服务中心,配齐配强三级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在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业项目帮办(代办)服务“窗口”,统一服务内容、标准和规范,形成“工业园区代办、政务中心帮办、经信部门协调”的帮办(代办)服务链条。努力实现重点工业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38个工作日以内,从拿到地到开工压缩到3个月以内。
2、拓宽帮办(代办)服务范围。全市签约的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工业项目,纳入帮办(代办)服务范围。
3、推行“网上帮办(代办)”服务。除招商和经信部门提供的工业项目外,鼓励企业利用全市工业项目帮办(代办)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云端武汉·政务服务大厅”提出申请,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工业项目帮办(代办)服务管理平台实时公开项目审批进度和审批结果。
4、推行园区综合评估(评价)。由工业园区统一编制水土保持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矿产资源压覆证明、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节能评估等6个方面的中介评估文件,统一报送水务、国土规划、安监、发改等部门提前审查,实行“同一园区一次评估(评价)、结果共用”。鼓励各区(开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新引进工业项目免费提供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中介服务。
5、落实工业项目“分段审分时批”。取得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复后,国土规划、消防等部门同步进行技术性审查,提出技术咨询审查结论。在土地成交确认书签订后,10个工作日内并联完成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不动产登记、核发规划设计方案批准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推行项目报建容缺审批。除重特大工业项目外,环评审批不再作为其他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企业凭项目选址所在地提供的用地申请,可获取“提前建设用地意见”;凭区政府分管领导签批的规划设计方案预审意见、消防设计预审意见,可获取“提前工程规划意见”,并可提前进行建筑工程放线,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消防设计审查合格意见;凭施工和监理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备案、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等材料,可获取“提前施工意见”。待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补齐后,补领施工许可证。
7、探索“先建后验”审批模式。取消工业项目报建阶段技术审查类的相关审批手续,实行工业项目报建阶段承诺审批制,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取得用地和规划许可、按要求作出相应承诺后,自主依法依规开展设计、施工,竣工后接受相关验收,实现“先建后验”。
8、推行前期工作打包管理。将工业项目前期除政府部门审核批准、技术中介有偿服务之外的所有设计、咨询、评价、现场准备以及报批、报建等工作进行梳理整合,制定帮办(代办)服务清单,聘请专业团队实行帮办(代办)服务总承包管理。市、区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对专业团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管理考核。
9、扩充帮办(代办)专家团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市、区两级帮办(代办)专家团队,扩充各专业技术专家力量。市、区两级专家打通使用、资源共享,为工业项目审批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帮办(代办)服务。
10、鼓励收费后置。鼓励各区(开发区)将工业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缴后置,方案批准阶段一次性告知,施工许可阶段一次性征收。
今年上半年,市工业项目帮办中心服务的204个工业项目中,已有61个项目顺利办理完施工许可证;共办理完成营业执照、项目备案登记证书、土地成交确认书、土地出让合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1298个证照;协调解决了16个重点工业项目在办理报建中遇到的问题,受到企业的欢迎,社会反响效果良好。
(作者: 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