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昔日城中村今日“双创园” 看江岸岱家山的72变

发布时间:2019-01-07 09:13:51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岱家山科创城,昔日城中村,如今变身“双创园”。

图为:岱家山科创城微装配实验室里,企业正在进行技术研发。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祝丽芳 刘培

  1月4日,武汉市江岸区岱家山科创城公布的2018年数据令人振奋——

  园区现有的200余家企业,共申请知识产权408件,平均每家2项;涌现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2家,15家成长为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成为湖北省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

  岱家山科创城占地242亩,是原岱家山村利用征地补偿资金建设的双创园区。2017年4月,岱家山科创城开启打造我省首家知识产权生态小镇的步伐,提出力争5年聚集500家企业,形成知识产权转化密集区。

  截至去年底,累计孵化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近百家。从昔日城中村,到阔步迈向知识产权密集转化区,岱家山科创城实现华丽蝶变。

  八成员工是村民——

  城中村华丽蝶变

  位于江岸区的岱家山村,曾是一个城中村。村民以种菜、养鱼为生。

  2004年,岱家山村迎来城中村改造。面对不菲的征地补偿款,村民们不愿“分钱散伙”,希望给子孙们留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村“两委”班子征求村民意见后提出,村集体用部分征地补偿款建设“双创园”,引进创新创业企业。

  从种地、养鱼到“种厂房”办企业,跨度着实不小。村里派人远赴北上广深以及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考察学习创业园的管理运营经验,并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做战略咨询。对村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予以全额补贴,鼓励毕业后回乡参与园区建设和管理。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岱家山科创城已成长为拥有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留学生创业园、巾帼创业中心等全链条企业孵化服务的“双创”园区,被科技部评为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具备完备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体系的孵化链条,全国仅有41个。

  至2018年底,岱家山科创城入驻各类科技型创业企业200余家。科创城80%的工作人员,是本村村民和吸纳的周边村庄的村民。

  独创EIP机制——

  申请知识产权像“点外卖”

  1月4日,武汉康立优医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素胜难掩兴奋。公司最近又申请了两项专利,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提起这次专利申报经历,田素胜感慨:“多亏岱家山科创城的全力相助。”

  2018年10月,康立优公司研发出一款新医疗产品,打算申请专利。但公司需要将产品送到医院试验性临床使用,拿到数据支撑,这让田素胜一时愁眉莫展。

  岱家山科创城知识产权服务专员得知情况后,迅速向园区汇报,并由园区出面帮忙链接相关医院,难题就此化解。

  对于园区的科创型企业,田素胜的经历极具代表性。他坦言,企业初创,无力聘请专人负责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管理,对知识产权申请,也往往一头雾水,类似这种找不到试验资源的难题,制约着企业的成长。

  针对此情况,岱家山科创城独创了服务企业的EIP机制——E即进企业,I即问需求,P即促发展。每家企业,都有园区派出的知识产权、质量技术、项目申报等九大服务专员对接。岱家山科创城总经理助理邓根福说:“企业遇到的问题,都可向服务专员反应,由园区帮忙协调解决,申请知识产权变得像‘点外卖’一样便捷。”

  EIP模式,也为企业带来观念上的转变。田素胜说,进驻科创城之前,他申请知识产权多是“想一出是一出”。进驻园区后,在知识产权服务专员指导下,他意识到专利申请在质不在量,不同专利之间要彼此互补,形成专利池。这就像垒城墙,垒的再高,如有缺口也白搭。

  如今,康立优公司已形成60项专利组成的专利池,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幅增强。“经过多年积淀,公司去年11月开始闯市场,短短2个月销售额已达100多万元,2019年预计可达3000万元。”田素胜充满自信。

  截至目前,岱家山科创城企业的知识产权总量已超过2000件,80%的入驻企业拥有知识产权;园区目前正在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近70家。

  七大科创服务站——

  将政府服务“揽”进园区

  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系统工程,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2016年,湖北省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将知识产权双创服务站“开进”岱家山科创城——知识产权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园区企业提供产权信息应用、维权援助、业务培训等相关服务,园区企业足不出园就能享受私人订制的知识产权服务。

  近年来,质量技术、计量、商标品牌、科研成果转化、专利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检察院设立的科创服务等一批由省、市、区政府职能部门设立的专项服务工作站,陆续在岱家山科创城揭牌,形成了七大科创服务工作站协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格局。

  1月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岱家山科创城质量技术服务工作站看到,这里能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在创意变成初级产品阶段,为企业“上门取件”,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产品送检;在企业孵化阶段,提供产品认证认可、质量比对等服务;在企业加速发展阶段,提供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服务。科创城还从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市计量所及大型企业,聘请了10位质量导师,对园区企业展开跟踪指导。

  垂直施力——

  造就细分领域“小而美”

  按照压强理论,企业专注一个点,在擅长领域聚焦,才会有爆发力和竞争力。孵化器亦是如此:产业足够聚焦,才能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服务。在美国硅谷,聚焦某一个领域的垂直孵化,已成为孵化器的一大发展趋势。

  在岱家山科创城,80%的企业集中在智能机电领域,其知识产权服务,也围绕智能机电领域展开。

  智能机电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对样品的检验检测、试验和装配需求巨大。岱家山科创城投资400多万元采购全套专业设备,在园区内打造了智能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试验和产品装配服务。

  最近,武汉雷博合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该平台的恒温恒湿箱,免费完成了一批样品的运行稳定性试验,为后期申请知识产权做好了准备。“以前做类似试验,需要四处联系实验室,劳神费力。”公司总经理王力宝说,如今园区内就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钱又省心。

  聚焦垂直领域,除方便业务合作、资源共享,也方便各企业观念碰撞和交流。邓根福说,园区内企业在申请、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时,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和困惑,哪家企业有了新思路、想出好办法,亦或是“踩了雷”,都能给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邓根福介绍,在岱家山科创城,已有三泰金服、瑞鸿电控等一批智能机电企业手握众多知识产权,成为该领域的“小而美”。

  记者手记

  期待更多知识产权“高地”

  王成龙

  企业,是知识产权的重要主体。但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面对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所需的大量专业知识及人员、资金等,往往有心无力,不知从何下手。

  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力,岱家山科创城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由工业园区搭建硬件平台、提供贴身服务、嫁接外部资源、营造浓厚氛围,以此扫除入园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拦路石。

  激发知识产权活力,就是为创新火种添油加柴。期待更多工业园变成知识产权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