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动力

发布时间:2012-12-28 16:21:06来源:SRC-2

    三、问题导向与实践和理论的彻底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理论彻底性的命题: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马克思没有就实践的彻底性做专门的论述;也许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本来就应该是彻底的。但是,真正理解和贯彻实践的彻底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胡锦涛,第11页)我理解这里所讲的就是实践的彻底性。

    第一,以问题为导向有利于坚持实践的彻底性。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难以将实践的彻底性贯彻到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能坚持问题导向。比如,有的人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仅局限于认识论中,离开问题空谈理论,认为理论较之于实践具有优越性、独立性。有的人把实践标签化,外在地、表面地、形式地对待实践,使实践成了抽象的概念、时髦的口号,却不关涉具体的问题。有的人则经验主义地对待实践,将过去的实践、不同时空的实践代替新的实践,刻舟求剑,自以为是。

    克服实践的不彻底性,在当前就是要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改革开放,就是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有的人说,越改革问题越多,越开放问题越大,这种说法没有看到事情的实质,不是因为改革开放带来了问题,而是问题本来就存在,因为改革开放才被暴露、被引发,而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克服实践的不彻底性,要有一股敢闯敢试的勇气,实际上也就是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邓小平同志强调,要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鼓励试”,就是要敢于直面问题; “允许看”,就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形成的新的规律性认识,大家还有一个接受理解的过程;“不争论”,就是不要用固定的、既有的理论、观点去套新的实践,去框新的问题,以至于把功夫下在嘴皮子上,淡化了解决问题的实践。

    克服实践的不彻底性,还要增强实践的自信。实践中的不自信,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实际情况、实际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了解。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7页)可是我们常常缺乏这种深入的功夫。问题搞清楚了,就有了发言权,也就有了实践的自信和彻底。当我们在直面问题的实践中得出了规律性认识,而这些规律性认识与大家熟知的理论观点不完全一致的时候,要敢于坚持。比如,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的伟大创造,确实能解决问题,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对此,邓小平同志就明确强调:“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

    第二,以问题为导向有利于落实理论的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的彻底性,是相对于唯心主义的旧哲学而言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彻底性的集中体现。从哲学本源的角度看,理论的彻底性决定于实践的彻底性,更取决于真正坚持问题导向。在现实中,理论的彻底性是将理论产生的基础、理论运用的针对性、理论检验的标准,都置于能否回应实践问题之中去考察。我们要深刻认识实践对理论创新的决定性意义。在实践中应对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破解难题中形成的认识、思路,是理论创新最直接、最丰富、最生动的原料,决定着理论创新的内容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本身就是革命家、实践家。上个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毛泽东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著名演讲,非常精辟地指出了克服理论不彻底性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他说,我们的理论落后于实践,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对革命实践的一切问题,或重大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 “如果我们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却对于中国问题熟视无睹,只能记诵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的结论和个别的原理,那末,我们在理论战线上的成绩就未免太坏了”。(《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3、814页) 他深刻地分析了什么是真正的理论,什么是真正的理论家,指出:能够深刻地、科学地解释、分析客观实际问题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理论,这样做的理论家才是的真正的理论家。毛泽东早年即发表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列举了中国需要研究的71项、144个问题,尤其后来从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村问题入手,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前途等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