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湖北召开“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5-10-28 16:41:50来源:SRC-13

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新支点

朱新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导

“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在发生从向东开放以“引进来”为主,到东、西开放并举以“走出去”为主的重大变革,严格的“选优”式开放转向更加包容的“互补”性开放。加大湖北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湖北在全国的开放度排名,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的新高地,应成为“十三五”期间湖北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到2020年,将实现湖北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战略交汇点的战略定位。

贸易引领,繁荣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商贸往来。首先是以展会为抓手,提升双边贸易品质;其次是以需求为导向,促进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再次就是以传统优势为基础,提高对外承揽质量;与此同时,要以活动为平台,推动双边洽谈合作机制常态化。

产业推动,沿汉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形成网络化产业布局。以汉新欧国际货运班列为轴,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托核心城市或城市群形成增长极,通过交通网络将之连接成线,形成“点轴”系统,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及同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为湖北“一带一路”的产业网络布局奠定基础。

创新思维谋划民生社会事业

赵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民生社会事业规划目标概括为: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舒心、玩得开心;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居所。规划应当通过创新驱动引领和问题导向,深入研究该领域的主题和主线、潜力和动力,以完善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提炼出民生领域中能够破解重大难题的政策举措。“十三五”规划应当致力于建立健全“大民生”工作构架,统筹民生社会事业规划的五大着力点——就业与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与健康、文化体育等。

一是通过分析民生需求和现有政策制度之间的差距,以及现有政策制度之间有效衔接的不足,寻找政策的交叉点、空白点和滞后点等。

二是研究并合理界定民生需求中由政府托底、社会支持、市场调节和个人承担的内容,合理划定各自的边界。基本的民生需求,由政府兜底保障。多样化多层次的民生需求可以吸引私人主体、NGO等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提供。民众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可通过民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联结,通过市场调节。

三是推动民生数据大平台建设。通过对各路数据源进行整合,推动数据正常有序流动和共享,以适应人口流动、社会责任记录和身份资格确认的要求。

四是统筹社会事业资金使用。如运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各类民生设施投资和运营。

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

刘国新 湖北大学教授、博导

“十三五”时期,湖北省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省在创新方面面临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资源不足三大问题。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扩大企业在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我省技术创新规划、计划和政策等;坚持市场导向,增加企业在竞争类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技术路线和要素配置模式上的主动权。

第二,制定和完善鼓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政策。如加大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的引导政策,支持创新资源由大院大所大专院校向企业聚集的政策、产学研合作联盟支持政策等。

第三,坚持人才为先,创新用人机制、吸引留住人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充分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营造和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

第四,注重基础建设,科学布局创新载体,重点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谋划建设面向现代新兴产业的未来网络实验室、光技术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载体。

第五,精准滴灌助推创新型小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创新型小企业基数,整合省市县政策资源、要素资源,精准培养创新“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