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乔新生教授,在荆楚网发表的《邓玉娇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邓玉娇案件中的新闻传播问题》两篇评论引发热议,从留言看,大部分是攻击和漫骂。迫于压力,乔新生本人也不得不多次发表声明,澄清自己的立场。
乔新生的遭遇并不是个案,上海律师身份的时评作者沈彬,资深媒体人士魏英杰等,都因在邓玉娇案中发表了与大部分网民不一致的立场和观点,享受了“同等待遇”。
难道是这些时评作者“媚官”、“媚权”、“媚钱”?搜索他们此前的评论,就会发现对权力和官员,都保持着一种天生的警惕,批评起来也丝毫不客气。这让人疑惑:爱惜自己羽毛的评论者,在摆明了会被骂的情况下,何不沉默或随大流?
我相信,他们发表言论时,一样对邓玉娇心怀同情和怜悯,一样对邓贵大的行为心生愤恨,我也相信,他们的观点经过了内心良知的评判。
这些看似“冷血”的态度,之所以值得我们珍视,不仅是他们的勇气,而是他们坚守了维护社会公正的司法秩序。正如另一位被骂的评论者程宝林所言的,哪怕中国13亿人都高喊“放了邓玉娇”,该案也须完成司法程序。
而这个程序是否公正公平,这是另外一件事。因为,只要有了控辩双方对案情的阐述,邓玉娇案才会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如果说邓玉娇遭遇明显的不公正审判,我相信,乔新生们一样会拿起笔来,支持和声援邓玉娇。
一个成熟的社会,不仅要接受与舆论一致的司法结果,也要接受与舆论不一致的司法结果,否则,我们在呼吁公正的同时,却是在制造着不公正。
司法体系和媒体(包括网民的自媒体),各有各的游戏规则,如果抛弃了规则,擅越各自边界,最终受损的不仅是邓玉娇或邓贵大,而是一个社会。(东湖评论编辑吴双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