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财荆青年说》是以荆楚网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基础,以《东湖评论》为平台,开展的系列评论沙龙活动。
主题:“奖孝金”立竿见影 子女看望老人为钱为孝?
活动时间:2016年12月30日
参与成员:张雨、刘昕珏、刘畅、彭峰、周静颖、李汝岱、肖曼等“财荆青年说”社团学生评论员
主题概要:12月4日报道,为激励子女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位于苏州的一家护理院于近日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超过20次获100元,超过10次获50元,“奖孝金”可在缴纳老人的护理费用时抵用。
据统计结果显示,自从“奖孝金”管理制度推出后,该护理院的子女探视率有了显著增长。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
针对苏州护理院推出的“奖孝金”制度,舆论场鲜明地分化出两个阵营。有观点认为,“奖孝金”制度是为了鼓励子女常探望老人,有助于唤起子女内心的道德自觉、孝德理念;也有观点质疑,用物质奖励来刺激子女尽孝,体现出无奈和讽刺,其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奖孝金事件”的看法。
现场文字图片整理如下:
【基本态度:对于“奖孝金”,是支持还是反对?】
李汝岱:我这个人比较严谨,对于这个事件我持中立的态度,这个新闻事件最终的立场还是要看他最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我的判断标准,就是老人们得到的关注和爱是不是更多了。所以我的观点比较柔和,没有那么锋利。
刘昕珏:我觉得我觉得奖孝金激活了儿女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孝心与爱意,他们不缺这点钱,而奖孝金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缺少了尽最大努力与孝心去关爱老人的这个本应不该淡却的意识。
周静颖:如果“奖孝金”并未触及底线而演变成千金买儿看父母,那么这种可以哄得老人们更开心的方式又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
彭峰:我不是很赞同所谓的奖孝金,制度一出,探望老人次数暴涨,“究竟是为为孝”?公众不得而知,想必老人也不甚清楚。更重要的是,护理院公示这种子女探望记录,暴露其隐私,无形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舆论压力,强迫子女尽孝,这种道德绑架下的探望,还是单纯出于孝心吗?
【子女看望老人,为钱为孝?】
主持人张雨:其实奖孝金制度呢,可以看做这样一个过程: “孝心——金钱——孝行”,而此制度引起大众讨论的焦点就在于这中间环节上的“金钱”。那么如何看待奖孝金一出,效果立竿见影,看望老人次数暴涨这一现象呢?金钱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子女看望老人,是为钱为孝?
刘昕珏:“奖孝金”对于探望老人更勤快的儿女来说,多多少少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这种激励方式,挠到了做儿女的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与其说这些做儿女的,看重的是这一两百、两三百块钱,不如说是看重了这个被钱所激活的孝心善意。一两百的奖孝金并不算多,而且这个钱还是要用在老人身上,基本上护理院一个月都需要几千元,而且你去看望老人是不是还要开车和坐车,还要给老人带点水果和保健品之类的,这些费用加起来都超过这奖孝金了吧,说这些子女为了钱有点说不过去。
彭峰:我觉得奖孝金制度就是一种道德绑架,比如说张三本来只看了5次,看见李四看了10次,本来工作就很忙,5次刚刚好已经足够了,现在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多去几次,这种背景下的探望是高质量的吗?是可持续的吗?看望老人是出于金钱还是孝心,甚至是在舆论压力下的不得为之?没错,“奖孝金”是可以暂时勾起子女内心的孝道和愧疚,但它无法消磨因长期分离产生的“亲情困倦”,“常回家看看”的观念早已入法,尚且不能解决这种亲情崩离,一个奖孝金又奈其何?
李汝岱:我认为,这个事件一出,关于钱和孝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价值观和利益观的直接冲突嘛。尤其是在中国,“孝”一直被放在道德的至高点。古语云:“百善孝为先。”中国人心中对于“孝”是有守护纯净的使命感的。一旦有人浸染一点点,都会有群众跳出来指责和纠正。在我作为一个跳脱争论圈的人来看,批判的声音大多集中在一个字“钱”上,新闻标题中“奖钱”“暴涨”等字眼,强烈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但是我们看结果对比,老人们所得到的关爱是更多了,所以就暂时而言,我是赞成的。但是也未尝不是没有担心的点,道德标准是不是能用金钱量化,以及激励的形式的选择是不是合理的?还有待商榷。
周静颖:奖孝金是一种昂贵而龌龊的交易吗?说“奖孝金”是用金钱买孝的说法未免太低估“孝顺”这一含义的价值。然而这两百元现金对于儿女们来说,却是一种醍醐灌顶式的提醒;对于在护理院的老人们,这更是一种“千金难买父高兴”的好事。护理院的老人们最缺的是一种关爱,缺的是子女绕膝的安全感,缺的是一个血脉相亲的人陪他们说说话。2011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这变成了一种强制的硬性规定,也许有些悲哀,但是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对老人精神健康的关怀。那么“奖孝金”也只是换一个柔软一点的角度来提醒我们这一点。也许躺在床上的老人并不知道所谓“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也不知道所谓“奖孝金”,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们更频繁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为其解忧,给其关怀,那么这对于老人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慰,一种孝道?
【奖孝金的激活作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孝心】
主持人张雨: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2011年我国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大众热评,但从类似的养老院、护理院的结果反映上来看,似乎效果并没有这次“奖孝金”事件的效果显著,那么,是不是这个社会真的物质了呢?在激活孝心上,金钱比法律更有孝吗?究竟该拿什么拯救你,我“沉默的孝心”?
刘昕珏:有网友表示,法律没有激活“常回家看看”这么一个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孝道,一两百元就把这个事情解决了。这是有失偏颇的。这项法律法规明确之后,至少在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身上,对于常回家看看,意识是肯定增强了。我们不能因为不常回家看看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在一些个体身上表现得依然突出,就否定这个法律文本的意义、否定天下所有做儿女的孝心。同理,我们不能因为苏州这家护理院的一个激励孝心的方式产生了效果,就把所有的效果都归功于金钱奖励的杠杆作用,这也是相当武断的。
李汝岱:这里的“奖孝金”的作用是一种提醒,不是可以让我一夜暴富的奖励,因此不足以促使我真的违心的孝顺。退一步说,若一个人本来不孝顺,因为“奖孝金”变得孝顺,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苏州这家护理院发“奖孝金”,之所以引发关注和争议,我想应该是因为大家普遍觉得现代人尊老不够,有很多不尊老的事件发生。今天社会舆论以及我们坐在这里探讨这个问题就可以证明一件事情,我们对于“孝道”的尊敬赫然存在,我们因为有孝心才会去争论这个问题,对吗?可怕的从来不是质疑,而是麻木的默认。
彭峰:一家民间机构通过公示制度来强迫子女尽孝,公权机构尚且只能提倡,护理院凭什么进行这种制度压迫,这无疑是一种越权行为。在善意的包装下,护理院成了一个大善人。子女探望老人增多了,护理院自然减少了护工及相关费用的开支,同时代金券又能促进养老产品的销售,护理院才是这项制度的最大赢家。
周静颖: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重要行为规范之一。苏州这家护理院的“奖孝金”金额并不高,但它所带来的影响,确实像一面镜子,让一些人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唤起了子女的道德自警。每一项新措施的推出,大多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该护理院推出“奖孝金”制度同样也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大可以批评常回家看看入法不切实际,也可以批评“奖孝金”过于物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尝试着用各种有活力的机制来唤起民众心中的孝文化,而这种尝试背后,真正受益的是我们的父母,家里的老人,那么这种机制又有什么值得过分苛责呢?
肖曼:“孝”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有特殊的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的急遽转型,今天,子女能抽空给父母打个电话就算比较有孝心的了,因而才会有如今尝试用“奖孝金”来唤醒子女的孝心的行为。苏州这家护理院的“奖孝金”金额并不高,但它所带来的影响,确实像一面镜子,让一些人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唤起了子女的道德自警。
其实,“奖孝”还应有很多形式,从国家层面来说,子女不管有无成家,路途远近,探望双亲的假期应该有。要切实把“孝老假”落到实处、推而广之,不要只让“孝老假”成为纸上福利。另外,日益健全并严格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法律上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更多更强有力的保障。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大力营造孝老爱老的氛围,将传统的二十四孝等文化赋予现代性,让大家都真实地沐浴在孝的光芒之下,同时辅之以“孝顺之星”“孝老家庭”称号和“孝顺金”等精神、物质奖励。当然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个人孝道思想的培养,家庭、学校要从小培养孩子敬老、孝老的意识,着力进行传统伦理、礼仪的教育,树立“尊老敬老光荣,侮老弃老可耻”的荣辱观,以唤起大众的孝德之心。
结语:诚然,如李汝岱所言,要使藏在心里的孝顺化作温馨的行动,“奖孝金”的作用显然是有限的。“奖孝金”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但我们或许可以把“奖孝金”的出现与舆论场存在的积极评论看作一个信号。面对老龄化的时代浪潮,除了要改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更重要的是拿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做出更多有良好初衷的尝试,唤起年轻一代的敬老、爱老意识,让“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共识,提醒、激励年轻一代更多地在精神上关怀父母,不再让“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频频出现。
(作者:刘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