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屈维涛: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方式鼓掌

发布时间: 2009-06-22 15:2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2009年6月,湖北天门皂市镇四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获得贷款55万元。(天门日报6月22日新闻)
  依稀记得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敢冒天下大不为提出“包产到户”,从此并在协议上盖上手印。这标志着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拉开了序幕。曾经记得有句话说:“中国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小岗村”,是啊,当年的那一壮举所取得的成效,至今看来是农民智慧结晶的果实。
  而今我想说:“中国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天门”,或许有人说55万元是个小数目,但正是这55万元的小数目它蕴含着深厚的意义,足以令全国农村为之欢呼喝彩。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多次被国家领导人提上议程,是农村改革的头等大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以及农民的安定生活。
  我们可以从“国以民为天”中读出其中的深厚意义。
  如今,天门皂市镇四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获得贷款55万元,这种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方式,有效地破解了中国“三农”困扰农民的因抵押物不足而贷款难的问题,是创新农村金融机制的一大突破,创造了全国规范法操作的先河。
  它促进了农村土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为原有的小额农户信贷抵押物品限制已不能解决规模化经营提供了资金需求,为融资难制约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瓶颈找到了发展方向,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的有力政策支持。为农村信贷担保方式提供了有益探索。
  稿源:荆楚网
  作者:屈维涛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屈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