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长江短笛:《2011》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微博电影”

发布时间: 2010-03-10 11:1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看到来自北京的消息:湖北和武汉的政协委员们联系包括在京的政协委员向“两会”提议,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活动的主会场拟定武汉。一直以为这是武汉人自娱自乐,聊以自慰,与去年河南安阳人拿没有定论的曹操墓热炒无异,没当回事。夜深人静下来,想想此举都是被世道所逼。
  武汉从古代到近代,最能吸引当代海内外华人和世界眼光的,当属武昌首义辛亥革命了。黄鹤楼下的红楼,就是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留下的标志性符号。可是,当两岸关系转暖后,台湾除民进党之外的三大政党党魁纷纷参访大陆,好象没有一位来武汉谒拜中华民国的发源地武汉。这一度让武汉人无比受伤。
  中国素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美德。共产党人入主北京后,时刻不忘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尽管改革开放前,这些地方仍然贫困,但70年代初周恩来回延安为生活极度贫困的当地群众掬一把泪,仍然让老区人民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可是,得到国共两党共同传承和认可的辛亥革命之母,却未曾享有这样的待遇。前任武汉市长李宪生曾在全国“两会”上发出感叹:“武汉在哪里?”这是自责,更是质问:武昌,是否还在你们心中?
  如果我是当年武昌辛亥老人,我有理由生出怨气。孙中山在广州等地发动了无数次起义都失败了,唯有我们武昌首义才给清王朝敲响了丧钟,为民国拉开了帷幕。你们都自称是先总理的子孙,分享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为何漠视红楼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北武汉地区的政协委员是在为自己的先辈争一口气,是在给国共两党现任领导提个醒——武汉,是现代中国的奠基之城。不论是躲进台湾成一统的国民党,还是经过曲折创造辉煌的共产党,不要忘了,辛亥革命相当于现代中国的分娩。当初,这里的市民和士兵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承担了一个民族重生的阵痛。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客观上一次次地被边缘化。经济特区没有它,直辖市没有它,前不久国家某部委确定的五大中心城市又没有它。很想成为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却面临群雄逐鹿,个中原因纷繁复杂,支点屡屡支而不起,点而不金。武汉显得孤芳自赏,而又底气不足。
  武汉的发展落后于其它地区,它从不讳言有自己的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省市,几乎是“中央政策雅克西”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央领导人目光投射的引导效应。武汉人频频引颈北望,总接不到绣球,没有办法,只好祭出辛亥百年这面大旗,力争让海峡两岸和全球华人聚焦一次武汉。让武汉为两岸和解国家统一再作一次贡献,兴一方热土告慰首义先烈。给一次机会,不一定没有惊喜。这,应该是主场庆祝辛亥百年提案隐含的深意。
  这些年来,凡是与武汉有关的负面新闻窜红网络和媒体,都会遭到全国各地人有理或无理地的疯狂拍砖。其中有一条非常集中的“恶评”,就是指责武汉人素质不高,脾气暴、不和气,说话像吵架,呢称是汉骂。从现代都市文明建设来说,这是武汉必须更新的市民风景。但是,遥想当年,如果没有武汉(武昌)人不服周、不怕死、敢为人先的一股二杆子劲,会不会有辛亥革命,现代中国何时出生,那还很难说。
  当下的文化语境不乏对山川河流草原大海的偏爱,却少见对一些城市的尊重,更缺少对后发城市的耐心。武汉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总是被人骂,被人瞧不起。尽管这里曾经诞生过许多共和国的长子,如武钢、武重、武锅等,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新中国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可是,后起之秀们却不认账,间接受益者并不领情,反遭冷嘲热讽,不屑一顾。武汉就像一位国企的下岗职工,在大富大贵的老板们面前,隐忍内心的委曲和痛苦。
  如果没有偏见,我们无法否认这座城市也在长大,现代文明正在赋予码头文化的情调。一百年后,响起首义枪声的长江之南,大学、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云集,人文气息浓郁。这里并不是人们想像的武夫之地,而是全国著名的文化教育重镇,以武昌为主的武汉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多年来,它向沿海和发达地区输送的巨量人才,从一定意义讲,不亚于那些共和国长子对国家的贡献,它无愧于彪炳千秋的辛亥先烈。
  武汉人想不通,为什么爹不疼妈不爱,还常常不招隔壁左右待见呢?提议辛亥百年庆典落地武汉,先不管200亿支出对并不富裕的武汉有多沉重,是不是有悖当前改善民生的呼声,我们关注的是它能否唤回历史的记忆?能否吸引理性的目光呢?能否获得首义之城的尊严?
  扯远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能不能落地武汉,当然不能由“武汉情绪”决定。但昨天《长江日报》报道了在汉知名的辛亥革命学者章开沅的论证理由:一是硬件基础:红楼原汁原味全国唯一;二是软件基础:影响海内外的辛亥革命研究中心一直在武汉;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属于政治考量:考虑到当前两岸关系的特殊性,相比较北京和台北的政治敏感性,武汉显然比较超脱。这一条也许是大陆、香港和台湾达成共识的微妙且重要的因素。
  又悉,不管这个庆典最终落户哪里,湖北武汉将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准备了一部30分钟的“微博电影”——《2011》:因为一部手机的丢失,发生了一个神秘的电话,武汉的一位女大学生回到了一百年前的首义门,她穿越时空隧道,牵手1911年的一名进步青年,一起卷入辛亥革命,一步步见证历史的诞生。电影情节交织过去与现在、传统与新潮。它将是我国第一部同时登陆院线、电视、网络和手机的影视作品。不知道这个由80后导演讲述的辛亥故事,是会为主场庆典锦上添花呢,还是为再一次落漠受伤的武汉作一次文化的抚爱?
  稿源:荆楚网
  作者:长江短笛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长江短笛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