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楚孤见:农民和拆迁队之间的深仇大恨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 2010-06-07 11:5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为了反对强制拆迁,东西湖一农民自学“阿凡达”,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搭了个“炮楼”,自制火炮两次打退拆迁队。昨日,农民杨友德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钉子户。(6月7日《长江商报》)
  一提起炮楼,我们不禁想起革命战争影视中的那些场景——侵略者在我们的领土上设下炮楼,将炮口对准我无辜百姓和革命志士;国民党反动派在各处设下炮楼,对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实行封锁,阻碍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如今,在我国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不断取得新进展的今天,一贯忍气吞声的农民居然想起了用“炮楼”来对付拆迁队,以达到守卫自己的土地的目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农民和拆迁队之间如此深仇大恨到底从何而来?据笔者之孤见,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在拆迁中的角色偏差。政府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是职责所在;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保护,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如何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让地方经济得到发展,又能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是各地政府应该辩证思考的问题。而在实际操作,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受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影响,致使政府、部门在拆迁中的角色错位,不去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却与开发商一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由此导致了开发拆迁秩序不正常,引起了农民与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对立。
  二是开发商拆迁队态度强横、行为野蛮。一些开发商自认为各方面中“吃”得开,加上一些地方领导的默许,在拆迁中态度强横、行为野蛮。这样的报道前一段时间屡见不鲜。有人曾经听一些房产开发商说过狠话:“大不了我拿了一栋单元楼来拆迁。”言下之意是老百姓你跟我玩不起,出了事我会用一栋楼的钱来摆平。这些可怕的思想、恶劣的态度、野蛮的行径,无疑是引发矛盾甚至是重大事件的导火索。
  三是具体工作不到位。一些工作人员在进行拆迁工作服务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老百姓当作“刁民”来对待,不能以一种公正、公平的心理和态度对待老百姓的诉求,在落实补偿、安置、具体矛盾调解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引发群众的反感。当然,也不排除少数群众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蓄意闹事等因素引发的矛盾与纠纷。
  农民自制“炮楼”捍卫自己的权益,为开发拆迁再度敲响了警钟。如何在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与维护正常开发拆迁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关键在于政府,一要摆正角色,公正裁判,合理疏导;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既要维护好正常的开发秩序,又要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三要工作细致,方法得当。
  稿源:荆荆网
  作者:楚孤见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楚孤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