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美国财政赤字与未来
发布时间: 2008-12-04 10:29 来源:
进入电子报
目前对于美国政府应采取何种政策来扭转经济局势,有着很多争论。很多经济学家,包括我在内,都呼吁采取大规模的财政扩张政策,以避免经济呈自由落体之势。然而也有一些人担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将使未来时代不堪重负。
但是赤字担忧论者完全错了。在目前情况下,根本没有短期和长期之间的权衡;大幅扩张财政支出同样有利于长期的经济繁荣。
预算赤字将长期损害经济的说法,是建立在政府借债会“挤出”私人投资这个假设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推高了利率,从而令企业不愿投资设立新厂和买入设备,因此反过来会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在通常情况下这种逻辑有很多证据来支持。
但是现在的环境绝不是通常情况。考虑一下,如果明年奥巴马政府向赤字鹰派妥协、缩小财政开支的话,会发生什么?
这样做会降低利率吗?这当然不会导致短期利率下降,这一利率或多或少是由美联储控制的。美联储已经尽量保持短期利率在低水平了——实际上已经为零——而且不会改变这一政策,除非经济出现过热征兆。而短期内经济过热看来是不大现实的。
而经济衰退期紧缩的财政政策实际上会减少私人投资,则不是个假设: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曾经两次真正发生。
第一次发生在1937年,当时罗斯福错误地听取了赤字担忧论者的建议。他大幅削减了财政开支,还将工作改进组织(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时,于1935年建立的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的机构)规模减半,同时增加税负。结果就产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私人投资的急剧下跌。
第二次发生于60年后的日本。1996年到1997年间,日本政府尝试平衡财政收支,削减支出同时增税,再次引发了经济衰退和私人投资的急剧下降。
要清楚的是,我并不是说努力减少财政赤字总是不利于私人投资。克林顿在上世纪90年代的约束性财政政策就助推了美国的投资繁荣,而这也令生产率增长再度兴起。
约束财政开支之所以对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和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来说是个坏政策,是因为两者特殊的环境:政府都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收缩开支。货币当局已经将利率尽可能地降低,然而经济仍然在远低于产能的水平上运行。
美国现在也面临同样的流动性陷阱——这就是为什么赤字担忧论者错误的原因。
还有一点:如果增加的财政开支用于修建公路、建设桥梁和开发新技术等公共投资上的话,财政扩张甚至会对美国的未来有利,因为这些会在长期令国家更加富裕。
那么政府应当将大规模财政赤字作为长期政策吗?当然不是。尽管公共债务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糟糕——这其实是我们自己欠自己的钱——但长期内政府也应像每个人一样要收支相抵。
但是目前我们非常缺乏私人开支:由于过去开销过度以及被目前陷入危机的金融系统掣肘,消费者和企业都重新认识到储蓄的价值,开始缩减开支。这种情况终会改变,但在此之前,政府开支必须补上这个空当。不然,私人投资乃至整个经济都将继续下行。
我的基本观点是,那些认为当今的财政扩张对未来时代有害的观点确确实实是错误的。不论对现代人还是他们的儿女来说,最好的行动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经济回到复苏之路上来。
(作者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本文来源: 编辑:董育雄)
关键词:保罗·克鲁格曼;美国;赤字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