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华龙网:放弃高考唤醒理性的教育消费观

发布时间: 2009-05-04 15:2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近几天,“重庆上万应届高中生放弃高考”的新闻雷倒了不少费进全力挤破头皮都想让儿女进个好大学的家长。社会更是通过此事对我国目前的高中教育、高考制度和就业形势等进行了一个大讨论。面对此事,大家大多持悲观态度,“读书无用论”思想抬头的观点更是日益膨胀。而笔者认为,无论此事是否因“读书无用论”所致,是否向我国教育发出警号,有一点是可喜的,那就是通过此事反映出,如今家长们的教育消费观的理性已被逐渐唤醒了。
  近年来,义务教育下大力实行,各大高校扩大招生,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送孩子上大学”,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国家庭里抚养子女的必要重要开支。据《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排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而这繁重的教育消费中,大学费用无疑是“头号人物”。这足以说明如今大家有多重视子女的教育,但这种“重视”一旦演变为盲目过分的跟风,其实是不太理性的。
  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传统观念深入中国人人心。无论是封建社会的科举还是当今普及教育下的高考,无数“英雄尽白头”的故事佳话都是大家对读书人崇拜的表现。近几年来高校教育大力普及,大学生如海边的贝壳随手一捡就是一个,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会竞争力,家长们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眼看“高考”越来越热,就越要让自己孩子去挤这道象牙塔之门。“去高考,上大学”才是孩子走的“正”道,若是孩子如韩寒放弃大学就是“不务正业”,这种思想不仅深入城市家庭里,更成为乡镇农村家长们走出贫穷的唯一希望。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无论家里经济承受能力强否,无论儿女是否有其他发展道路,纷纷摒弃不管,一心只要求孩子备战高考考上大学。没钱的借钱也要读,没考上再考一年也无妨。为跨好高考这一人生跨栏,让儿女挤进理想大学,某些家长们甚至交高价、走关系、改户口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虽自己心里叫苦连连,却也是心甘情愿。
  据教育部公布,08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共计1050万名,创下历年新高,而高考录取人数约600万,录取率只为57%。可见大学已成为个烫山芋,尽管昂贵的教育消费让家长们负担重重,但却想方设法地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们抢到手。
  事实上,这种仅以考读大学学校来进行评测孩子未来发展的观点,无疑是家长们将自己作为教育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利大大削弱,把就读大学作为子女们的唯一有价值的教育消费渠道,无疑是不理智的。这不仅让高考竞争日益激烈,加重了孩子们的压力。不思考孩子自身的特点是否适合成为大学生,更是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而一些家长不考虑自己家庭经济是否能承担大学费用,盲目地进行高贵的教育消费,更是缺乏理性。
  归根结底,是对教育的定义理解狭隘了。大多家长们认为子女要受教育有知识才能有出息,这固然没错,但教育并不与大学对等。教育的渠道并非仅仅只有大学这一条,技能学校,创业培训班等等都是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学好,同样能获取知识,为孩子发展提供条件。
  如今,各大高校扩大招生教学质量有下滑之势,孩子们就业难,让家长们意识到这种长期巨额教育消费不仅压力颇大,更是没有得到自己最初的消费期望效果。难免让家长们痛定思痛,开始理性地审视自己子女的发展道路,拓宽了教育消费的选择,唤醒了家长们的理性思考这种长期巨额的教育消费的回报是否会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无论谁是放弃高考的“罪魁祸首”,有一点可以看出,家长们不再盲目地跟从“高考热”之风,开始分析自己本身,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种教育消费观的理性唤醒对高考盲目崇拜,摒弃“会读书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观念,注重孩子个性发展来说是未必是件坏事。
  稿源:华龙网
  作者:刘会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华龙网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