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武汉黄陂区一对夫妇到汉口后湖探亲,下车时将装有2000元现金的包遗忘。幸运的是,一位女乘客捡到包苦寻失主不到的情况下,将包寄存在副食店等待失主。最终,完璧归赵。
“接力”等待失主,女乘客产生这样行为的意识里,有两重“潜意识”:一,相信别人和“我”一样,都有美好的人格和品德;二,认为不论是自己“拾金不昧”还是他人“爱心接力”,都是家常便饭、人之常情。这样的“潜意识”当然也有“风险”,比如,所遇非人,遇人不淑。然而,我以为,至少比“怀疑一切”的偏执和武断更具智慧,更暗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匮乏及迫切需求。
我也常反思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和社会潮流的起伏走势一样,最近几年也出现了“越来越不相信人”的可怕的“心理成熟”“特征”。不相信陌生人,有时甚至也怀疑身边的熟人。这固然能更保险更趋利避害,然而,生命的快乐显然已经失去了很多很多,最苦恼的是,简单平常的生活常常被人为地弄得很机械很复杂很疲累。人生,充满了自造的尴尬、自设的幽暗、无益的挣扎和徒劳的损耗。
社会主流绝对是真善美。比如这位拾金不昧的女乘客,比如生活中很多很多的好人、善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温暖幸福的生活,仅仅只是有这样的想法是于事无补也毫无意义的。女乘客的“爱心”接力,在她自己看来或最平常不过,然而,这“无意之举”中,有我们如何面对社会,如何改良社会的重要启示。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张渤宁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