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楚天都市报:这个“辩解”有点冷

发布时间: 2013-01-11 08:3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1月9日,有媒体刊登了《一个记者的“恐怖救助”之旅》,引来舆论哗然。当天下午,长沙市救助站,否认殴打暗访记者,称疑其精神病,系采取“临时约束性措施”。
  看了救助站通报的细节,没让人释疑,反让人更加心冷。一个细节,当事方公布的视频里,从头到尾,一位被捆的老者,无人问,无人管,事后证明,他被捆两个多小时。另据消息,被“约束”的记者,被诊断轻度脑震荡,左脚软组织挫伤。
  救助站,是社会兜底的机构,体现的是国家良知,反映的是人道关怀。不说如星级酒店,至少管饱、管暖。作为政府设立的机构,面对求助者,不管有无威胁,有无精神病,有无来历,首先要将他们当作“人”来对待,而不是一开始,就当作危险分子或麻烦制造者。
  第一件事,能否不是麻烦的审核和调查,纷繁的公务程序,甚至能让人受伤的“强制性约束”?而是一碗热腾腾的饭,一张温暖的床,一件温暖的大衣?或者,再来一点奢侈的笑脸?
  冰冷的程序,毫无人情味的敷衍,对求助人员的高度戒备……或许,这正回答了,流浪人员,寒冬中宁愿在街头挨冻受饿,也不愿意去救助站的根本原因。不客气地说,流浪人员都不愿去的救助站,不正是救助站之耻吗?种种行为,不是让受助人员选择:你是“自愿”放弃救助呢,还是接受“临时性约束”呢?
  河南兰考大火致多名儿童殉命,政府通稿“表功”;记者15个电话拨向民政部找不到采访者;长沙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就有两名流浪人员冻死……
  是人心冷漠,或非“制度漏洞”。一些地方把流浪者当作包袱,想方设法打发走了事,以留自己城市一个干净和清白。人心一冷,“辩解”自然寒气逼人。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吴双建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班跃伟)
关键词:吴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