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湖北日报社评:以发展转型应对“用工难”

发布时间: 2013-02-26 08:3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今春,包括湖北在内的很多省、市纷纷再现“用工难”。省内很多地方和企业早早打响“抢人大战”,力图将外出务工者留在本地就业,显示出了当下劳动力资源紧缺的显著性和紧迫性。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已成大趋势。人口红利逐渐势微,劳动者对个人权利、工作环境、工资福利意识和要求的提升,劳动力资源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地区性、行业性的,更是全局性、长期性的,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这不仅是企业能不能正常生产的问题,更是一个地区发展有没有坚实的、可持续支撑的问题。靠什么破解“用工难”,靠什么抢夺劳动者?不仅要收入、用工环境吸引人,更为关键的还是要着眼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的结构调整来长远应对。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际上就是一个对待遇、环境、幸福自由“用脚投票”的过程。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是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也是每个劳动者个体的强烈愿望。在劳动力稀缺的新时期,谁能更好地尊重劳动者,保障劳动者权益,谁就能留住劳动者。我们看到,为了招到人、留住人,把农民工争夺到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我省的企业、政府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企业专车专列接工人回厂,提高薪资待遇,给予晋升空间,政府补贴培训、提供落户机会等等。不管是政策留人、待遇留人还是感情留人,都是要更多地从劳动者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这在客观上,倒逼企业和社会充分尊重劳动者,满足他们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在这场“用工难”中,“招工难”和“找工作难”其实交织在一起。一方面,在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普工成为最大的缺口,在一些高新技术制造业,成熟技术工人和高级管理人才难寻。可是,另一方面,每年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两者之间的强烈对比,突显了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协调人才与市场之间的对接,教育、职业培训的方向和内容的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对务工人员公共服务、城市融入、尊严权利上的壁垒打破,已经不是可以慢慢来做的事情。
  湖北与沿海省份“抢人大战”愈演愈烈,侧面反映出湖北由劳动力输出大省转变为劳动力需求大省。从前些年的“孔雀东南飞”,到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在本省、本地就业;从人们对沿海大公司的向往,到不出本省就能进入世界500强,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说明湖北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下对人的吸引力增强。但“中国制造”发展中,传统的廉价劳动力和价格优势正在减弱,“用工难”也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企业要想突破这个发展瓶颈,必须致力于依靠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新、转型是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自我调整、升级的过程。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北,要真正打赢“抢人大战”,成为广大劳动者能够留、愿意留甚至向往之地,除了更加重视农民工的代际变化,更加注重“对人的投入”,还要立足于长远,加快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充分释放思想、改革、科技和开放的“红利”,这应是重点和方向。
  转型不是简单的转变,难免会遭遇固有利益的阻隔,但是不转型,只会卡死在胡同里,越走越窄。从每年春天的“用工难”中,越来越感觉到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脚投票”时时都在进行,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检验的过程。谁能率先突破转型的阻碍,谁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更好的未来。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艾丹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班跃伟)
关键词:艾丹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