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湖北日报社评:愿更多温暖 与你一路相随

发布时间: 2013-02-05 08:21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春节步步临近,34亿多人次的大迁徙,考验的不仅是交通运输承载力,更检验着各地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服务水平。
  政府责任、社会担当,应该在民生之需处彰显。各运输部门,通过调整预售期,上门服务,接受团体预定等方式积极应对春运;各地政府和工会,为在外打工人员倾力服务,组织专列、包车、包机;从沿海省份回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的“摩托车大军”,也能得到沿途的免费服务。
  对于乘坐免费专列、免费包机的农民工而言,回家的旅程是一路欢欣一路歌。但享受到这种温暖的人群,毕竟还是少数。那些还在为买票苦苦等待,为回家经受风雨的打工者,那些因为经济拮据,好几年都回不了家的打工者,同样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团圆之梦,也需要一抹温暖的色彩。
  拘于运力的限制,“摩托车返乡大军”是每年春运一道独特的“风景”。但我们没有看风景的心情,数万打工者选择将家人和行李绑在摩托车上,几天几夜的摩托车行程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风险。3日,一对从广东江门骑摩托车返回广西平南过年的年轻夫妻,发生车祸当场死亡。与他们同行的亲人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手机举起又放下,无法把这个消息告知正在家乡翘首等候的老人……为了回家,有些人用生命在冒险。
  免费包机包车,让一些农民工受益,却不能解决大多数农民工的困境。一张车票,一个座位,以合理的价格返回家乡,才是农民工群体的最大心愿。少数人得免费,不如更多人得实惠,如何科学调配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还有很大的发力空间。针对不会上网的农民工,能不能设置网络购票服务点?针对运力不足,能不能按照市场价格,征集调动一些大型单位和企业的闲散车辆,让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针对用工较集中的地方,企业能不能主动联系车辆,为打工者提供回家的便利?针对零散的回乡信息,能不能提供正规的渠道及时发布?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还有待更细致更大胆的探索。
  农民工是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披星戴月、风吹日晒,城市的一砖一瓦,都有他们辛勤的汗水。他们是值得尊敬的社会建设者,为了生活承受与家人分别的痛苦,在全社会享受着农民工带来的劳动服务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回家的路更温暖、更顺利。
  帮助农民工回家,应该向细致化、常态化、社会化方向推进,让温暖惠及更多人,避免社会爱心“冷热不均”。对于无法回家的打工者,社会也有责任尽量关照他们留在家乡的老人和妻儿。近期《楚天都市报》发起的30万志愿者陪空巢老人过年,一些社区也自发组织了“暖巢”行动,这些都是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帮助政府“补位”的实在举措。
  春运这道沉重命题,折射的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等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平衡各地区发展,才能最终让春运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当家门口的发展机遇逐渐增多,当更多的农民工冲破“户口”的藩篱,当改革发展的红利得到有效释放,春运的脚步才不至于那么匆忙,而变得轻盈且充满力量。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评论员 艾丹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班跃伟)
关键词:艾丹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