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只开了三成,但还是有上万游人涌进武汉大学赏樱。有关方面预计,下周将迎来赏樱高峰。(本报昨日A05版)
随着武广高铁开通,“坐火车到武大看樱花”,一时成为时尚。但,大学变景区,学校头痛;城市拥堵,市民抱怨;从游人来看,樱花虽美,但食住行、甚至如厕难等配套问题年年反复。好景也带来不少烦心事。
按说,建设四季花城,发展“赏花经济”,武汉条件得天独厚。抛开热捧的樱花,梅花、荷花、杜鹃花、油菜花,甚至不是花的“芦苇花”,都是这座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果能通盘考虑,发展专项规划,让城市不为花纠结,让花成为城市形象的使者,需要下一盘很大的棋。
比如说樱花,成规模的只有武大、东湖、植物园三处。樱花花开周期超短,加之上百万人追捧,矛盾就凸显出来。而在河南洛阳,可以赏牡丹的公园,就达11个之多。同时,赏花季成招商季,政府不仅不慌乱,还赢得引资大丰收。江西婺源、山东菏泽的赏花季,都是不怕客多,就怕客少。
可见,一方面,我们呼吁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错峰观花,另一方面也说明,与其用收费、禁行等手段,来堵“赏花之路”,不如修建更多的赏花场所分散游客。在郊区、市内主要公园,乃至一些街道的绿化等,都可开辟成规模的樱花观赏区。游客随处可观可赏,自然不会拘泥一地,城市也成为美丽花城。
樱花只是其中一例。想建立一年四季都有的观花季,需要政府有智慧、动脑筋、想办法,有效引导观花人潮,通盘考虑景区、酒店的建设,超前发展交通规划,针对性地拿出招商引资项目。
否则,年复一年的“纠结”,让其他城市抓住机会,做成赏花品牌,游客用脚投票,机会逝去就不易回来。
2012年,有消息称,武汉第一个赏花经济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计划用3年的时间,让江城武汉华丽转身。如今,希望这一规划早日落地,将武汉赏花经济做大做强。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吴双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