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交易时间》、《市场分析室》两档专业财经类节目主持人李雨霏,在回答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问时说,“我也是一个股民,我也因为炒股赔了很多钱,本来没做这个节目之前还好,手里还有点钱,后来做了这个节目之后,就发现一点一点被套,乃至于深度套牢,后来发现连嫁妆钱都赔进去了。”
中国人炒股很多都是听消息、探内幕,在外人看来,李雨霏主持央视专业财经类节目,应该能够很方便地获得一些股市专家的炒股技巧,或者是内幕消息。而事实却证明,中国股市,远不是一个财经主持人能把脉得了的。
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很多。对于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股市一入深似海,从此盈利是路人”。而作为股民甄选股票的主要信息来源,就是媒体上的荐股分析、股市讲解之类。虽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会作为财经节目的提示语,但对资本市场认识不够的中国股民,无论是媒体分析还是机构推荐,都会因为权威的影子,而被人们采信。其实,这些荐股参考有时却是“温柔的陷阱”。
经历了血本无归之后,对于荐股,中国股民从以前的“深信不疑”,到“将信将疑”,再到“嗤之以鼻”。去年,湖北省公安厅就查办过一起以“抢帽子交易”的方法操纵证券市场的案件。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几位证券高级分析师、操盘手在股市“圈钱”7000多万元。而他们最擅长的手段就是,按照先建仓、再荐股、后卖出的操作模式。其中他们利用自己在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在一些权威的财经门户网站公开推荐一些股票,以达到影响证券价格的目的。这样操纵市场的案件,在广州、北京等地也有发生。操纵股市的案件,其影响范围之广,涉及的金额之大,往往让人咋舌。
由此可见,中国股市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制度上的疏漏,也同时存在道德上的欠缺。制度上的问题可以依据顶层设计,改革推进,一步步来解决。道德上的滑坡,则不仅需要构建法律的防护网,更需要在维护散户利益上有明确的立场和举措。
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股票分析师,不可能人人都能看懂机构年度报表。要想重拾中国股市的信心,犹如劝中国大妈不要抢购黄金一样,很难。但若想中国股市健康成长,则的确需要清除股市中的太多虚晃、太多顽疾。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艾丹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