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昨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江南等地短时间内高温天气难以缓解。
热,是武汉夏天的永恒话题。但今年炎热程度排省会第七、连续第三次摘掉“四大火炉”帽子,令一些武汉人不免生出“还有比我更热”的阿Q之想。
而“天堂”杭州,竟雄踞火炉季军宝座。近几天,更是连续5天突破40℃。大汗淋漓的杭州人不禁发问:同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为什么杭州突然比武汉更热?
长期从事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浙江大学教授王伟武为杭州人答疑:“武汉为城市规划出6条生态走廊作为‘风道’,与长江天然‘风廊’一起,为武汉主城区‘吹电扇’,降了温。武汉的这一做法值得杭州借鉴。”
2009年出台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利用武汉市6片放射型生态楔形绿地,形成6条风道,为城区送来凉风。根据规划,6条城市风道将不允许建开发区、高强度开发。“风道”,最窄二三公里,最宽十几公里,它能使武汉夏季最高温度平均下降1℃至2℃。这种为城市划出风道和生态走廊、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尝试,被国际规划界评价为“具有全球示范效应”。
然而,这个具有全球示范效应的规划,在具体实施中,还是被大打折扣。据报道,随着远城区沿湖地产的开发,当初规划的部分城市风道正在被一些商业房地产项目蚕食,部分风道被密集扎堆的高楼大厦挡住,郊区凉风吹不进城区。专家指出:“武汉部分风道因为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越变越窄,发挥不了当初引风入城的规划作用。”
由于高楼群挡住了郊外凉风等多种因素,武汉热岛效应并未有效缓解:本月13日入伏第一天,城区形成了10多个48℃以上的热岛区域,卫星图片中,武汉就像一座“火烧岛”。
继湖泊保护规划屡被填占开发之后,又一个美好的规划,被地产商修改甚至破坏。
保护范围的红线屡屡被践踏,规划的权威常常被挑战,已经不是新闻。当我们拥有了世界先进的城市布局理念——该规划获得了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颁布的“全球杰出贡献奖”——而又打折扣、降低标准,是不是有点醒得早起得晚?
当然也有欣慰。今年5月公布的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确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范围,迈出了维护风道规划权威重要一步。同时出台相关规定,限制湖泊周边房地产开发;启动城市“绿肺”建设,以利于风道无形中扩宽。
落实具有前瞻性的风道规划,必然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在风道上建楼,少点地价收入。武汉应该有这种胸怀和气象,向六面来风的宜居都市努力。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萧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