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初一语文教材中,9篇课文被更换,由于其中包括鲁迅散文《风筝》,因此引起议论与批评:“鲁迅不可以退出语文教材”、“删除鲁迅会让下一代失去铮铮民族魂”云云。
中学教材中减少鲁迅文章,前几年就引发过热议,这既表明人们对鲁迅的敬仰,也说明许多人习惯了鲁迅文章在教材中的“盟主”地位。读鲁迅作品,无疑对学生十分重要,但也不至于到“删除鲁迅会让下一代失去铮铮民族魂”、“鲁迅‘淡出’教科书影响学生人格”的地步,甚至上升到“忘记历史”的吓人高度,那就不是尊重而是迷信了。初中课本中鲁迅文章仍以6篇居作家首位,并未全都删除,时代在前进,生活有变化,课本提供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这就是教育的“适切性”原则。
此次修改,9篇文章被更换,批评者有没有考察更换的内容,是否只注意“减”的损失而没有看到“加”的意义?新收入的文章中,贾平凹的《风雨》写风雨中的景物、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母子亲情,笔墨不在《风筝》之下。马及时的《王几何》,生动风趣,内容更切合初一学生。仅以这几篇文章而言,批评者如能心平气和比较一下,看法也许更客观一点。
随着时代进步,值得遴选的作家作品、值得学生获取的知识信息,势必越来越多。精神营养除了课本,还有更广阔的获取空间。让学生在更大范围阅读各类经典作品,接触更多时代精神和社会气息,才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10多年前,国内介绍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书目包括《罪与罚》、《独立宣言》、《共产党宣言》等21部。书单一出,许多人“吃了一惊”。因为从书单中,感受到开放的文化视野和对文明兼收并蓄的胸怀。比较我们中学生在人文、社科、历史和感知世界方面的局促,更加开放的胸怀和广阔视野,对于国人是何等重要。
“今天的人用过去的经验教育未来的人”,曾被用来指陈教育界弊端。如今,多一点扎根现实生活的地气,多一点面向未来的眼光,正是教改的应有之义。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萧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