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安德利、海升等多家果汁企业被曝出收购“瞎果”生产果汁。23日,国家食药总局称,已紧急部署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开展调查。(9月24日《北京商报》)
所谓“瞎果”,即由于各种原因腐烂变质、或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有媒体调查称,使用“瞎果”的成本只有普通原料的三分之一,其中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所以一些饮料公司铤而走险。
食品安全无小事。卷入“瞎果”事件的,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而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而且,涉事的又不是极个别厂家,被曝的又是“群体犯案”。如果事件属实,不光会给涉事企业带来巨大的杀伤力,可以预见,也会给果汁市场的健康发展蒙上阴影。此外,相关部门还会遭遇监管失职的指责,更重要的,还是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一句话,牵扯范围不小。
目前,针对媒体的暗访报道,有的企业坚决否认用变质水果生产果汁,有的企业则拒绝回应。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山东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自2012年12月以来一直未生产果汁。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当日未生产,现场未发现原料水果。安徽砀山海升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汇源集团皖北果业有限公司现场未发现有腐烂水果存货。
媒体暗访的结果,涉事企业的回应,监管部门的初步调查,三者存在着明显差异。显而易见,在有没有故意使用“瞎果”上,真相只有一个。随着信息的不断披露,迷雾却越来越浓,越来越让人看不清。
这就有赖于监管部门的切入,排除地方保护的干扰,秉公执法,及时澄清真相,给出让公众信服的答案,也最终让作恶者付出代价。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吴双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