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禁止早晚高峰使用“打车软件”之后,上海市有关部门要求打车软件与强生、大众、锦江、海博四家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进行对接。某打车软件公司的高管称,某些电调平台已开始向打车软件公司“收租子”,而且要求他们“按单数进贡”。据了解,工信部已介入调查。(3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打车软件搅动了出租车行业的一池春水。它的出现,改变了出租车行业内部的利益结构,因为用户选择的主导权,使得消费者与出租车司机的双向选择更主动,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相反,打车软件产生的新问题如打车难、议价等负面成本转嫁给了公司和管理层面,同时原有的信息平台受到直接冲击。这些变化,本质是打车软件打破了出租车行业管理的壁垒,使得行业供求关系呈现出更多市场调节的特点,从而导致一些管控规则的失灵。这是出租车公司真正不愿意看到的,也恰恰说明市场对于促进消费公平具有能动作用。
出租车行业与打车软件公司之间,应当是双向的关系,用与不用谁的打车软件或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打车软件的便利性,让消费者与服务直接供给者成了博弈最大的筹码。这意味着,只要消费者与出租车司机在诸多功能的选择中找到契合点,来自于行业与管理层面上的“抢逼围”的作用大大被削弱了。
当然,出租车行业可以通过对出租车司机的管理,来应对打车软件形成的冲击,这是合理的市场行为。问题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加入,在市场博弈中伸进了一只行政的手,从限制到收编,既有习惯行政管控社会秩序的思维惯性,用行政命令来打补丁,也有部门利益绑架催生拉“偏架”的冲动。
相关部门的行为,使得博弈偏离了市场公平,而且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将打车软件纳入行业,既没有法律依据,也超越了部门的权限。在看似强而有力的表象之下,不难看出其实是外强中干。这些表明,市场的作用使得政府对行业单纯行政管理的手段已经不适应,既管不了也管不好,相反被利益所左右牵着鼻子走。
从市场秩序的层面来看,“打车软件”正在测试着“市场软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键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把行政干预的阻力降低到最小,使得政府之于市场变成“裁判”关系。打车软件市场博弈证明,“进一步简政放权”,不仅是消除市场环境障碍的必由之路,而且证明了,如何消除部门利益壁垒,还是促进简政放权的前置条件。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木须虫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