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与中央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改革坚定决心相比,不少地方在政务公开时喜欢遮遮掩掩。编制预算说明时,谈到资金结转、预算支出时,动辄在“亿元”后边加个“等”;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里,蜻蜓点水列出一个支出项目,用“等等”代替几十个项目,“鱼目混珠”的情况比比皆是。
“等等现象”很普遍。一方面源于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一个“等”字,可以涵盖无数内容,很自然的省略,很技巧的掩盖;另一方面源于“等”字的使用价值远远大于存在价值,符合“用进废退”原理——你用、我用、大家用,你等、我等、大家等,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等等现象”不正常。很多时候,频繁使用的“等”不再是文字表达的需要,而是遮掩事实的“包装”。有的事件与真相一“等”了之,尤其是涉及到敏感信息、关键数据,还有就是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东西,皆可以躲在“等”字下面乘凉。这里的“等”字充当马赛克,起着屏蔽功能,行使“保护”职能。
都是“等”字惹的祸。其实,“等”是只替罪羊,是相关信息、数据未公开的“临时工”。当年,“三公”经费也是躲在财务公开的其他支出等项目里,用一种看不见、看不清的形式“自我保护”,对外声称存在“技术瓶颈”。“三公”经费公开的实践告诉我们,“三公”等政府开支不是“魔盒”,公众也不是“潘多拉”。“等”字沦为一只筐。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表现形式,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具体体现,是政府依法行政做得不够的字面表达。避重就轻、语焉不详、含糊其词,甚至藏污纳垢……透过“等等现象”,让我们看到信息公开不足的本质,觉察到信息不公开潜伏的负能量。
破除“等等现象”,首先要消除等待思想。当然,信息公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但是,不能有等一等的观望思想,更不能有歇歇脚的自满情绪。从维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尊严,从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从政府自身建设需要来讲,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以及确保公开信息详细都不能再等了。
破除“等等现象”,必须“马上行动”。正如有关人士所认为的,破除“等等现象”,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落实群众监督权,遏制腐败发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鉴于此,消除“等等现象”,等不得、不能等,贵在动真格、真动格。根本之策在于,加速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之旅;基本要求在于,具体、细致、真实、可信。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李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