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转载外媒的文章称,中国人等车、上厕所时没有按先后次序排队等候的习惯,在拥挤的行车道上也经常插队变道,生怕落在别的车后面。文章分析认为,中国年轻一代有排队的习惯,因为他们生活环境相对宽裕,不太在意“蝇头小利”,而年纪较大的一代人,曾经生活在“落后就挨打”的社会,至今仍然将眼前利益摆在首位,中国人普遍养成排队习惯尚需时日。
有句俚语叫作“看不见自己脖子后面的灰”,用来形容对自身存在的毛病视而不见。从小生活在一个人挤人的社会,国人早已对逛景点你推我拽,挤火车哭爹喊娘这类场面习以为常。异邦人士则不同,初来乍到,看到这种凡事都争先恐后的民风,难免要皱眉,实在有损我国民之形象。
为了不让别人老对着我们“脖子后面的灰”指指点点,特意总结了一下国人不习惯排队的几个原因。
其一,环境造就。过去的中国物资供应紧张,不能满足人们日常需求,不管做什么事情,稍微慢那么一点,就有可能落得个两手空空。“仓廪实而知礼节”,古人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其二,羊群效应。排队是一种习惯,不排队也是一种习惯。从小生活在一个不排队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没有了排队的意识,后来即使资源不再紧张,遇到事情还是习惯抢在前头。每次看到汽车未停稳,火车未进站,身边众人就已经蠢蠢欲动。即使你心里起初有排队那根弦,也会忍不住往前挤。
其三,教育缺失。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时,上车抢座,买票插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孩子灌输“不能吃亏”的理念;学校虽然在加强对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公共秩序培养,但很多地方也仅是纸上谈兵,出了校门就一哄而散。
其四,机制不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人排队,忽然冒出一个人插队,这时候队伍中有人不满,有人嘟囔,更多人则保持沉默。如果工作人员能认真维持秩序,对插队者说不,地铁和站台等地多设排队提醒,办事窗口都能像银行医院那样取号办事,公共秩序肯定会比现在好上很多。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开始反省,开始改变。这不仅是个人素质的提升,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希望更多的人能从自身做起,早日洗干净“自己脖子后面的灰”。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于静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