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有网友反映,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最近在河南安阳暗访,但安阳钢铁集团早在上月底,就清楚知道了暗访组的具体行程和乘坐车辆的车牌号。安钢有关负责人表示,提前得到相关检查组的行程、车牌号是惯例,主要是方便他们执行检查。(11月4日央广网)
企业有了暗访组的情报,制定应对措施也就信手拈来:保卫处发现暗访组踪迹,要立即报告;各生产单位要做好污染控制,不得出现超标或冒黑烟等现象。
何为暗访?关键就在乘其不备、出其不意。如果被检查单位,提前知道了那还叫什么暗访?那还不如让企业摆好鲜花和地毯,控制好污染物的排放,高兴地迎接他们视察算了。
企业的确是本事通天,通过“内部搜集资料”,就能知道环保部的动作。那省里的检查、市里的检查,那显然更不在话下了。换个角度来说,企业对暗访如此警觉,是不是说明企业有鬼,排放有问题呢。
这大概就是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所言的“惯例”。而“惯例”背后,日常的污染也是“惯例”吧。
可惜,对企业污染的“惯例”,因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很难下得了手;而依赖中央和省里的督导治理,又因为提前知道的“惯例”,让暗访失去了意义。
这个“惯例”应该查一查。企业不可能夜观天象得知暗访组的信息,那么,暗访信息又是如何泄露的?应该有一个说法。追查起来,也不应该是件难事。
可不能让暗访变成明查,最后真成了惯例。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吴双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