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少辉:市场经济下的谣言之害害了谁?
发布时间: 2008-10-24 10:0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在四川省农业厅紧急辟谣“生蛆柑橘流入市场”后,包括柑橘果农在内的人们都担心谣言会对柑橘销量造成影响。四川省农业厅相关人士称,目前急需重振市场信心,同时农业厅已向省公安厅网监总队报案,请求查处柑橘大实蝇疫情谣言的制造者,“这将直接关系到果农们的收益。”(《新京报》10月23日报道)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同时还是法制经济,然而在当前各类法制不尽完善、道德约束不太严厉、竞争不太自由的条件下,各类魑魅魍魉游走在市场经济的边沿,危害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谣言散播在人群中间,敲击着大众脆弱的神经。尤其是近年来,各类关于农产品的谣言更是危害甚大。先是西瓜注入红药水,然后是香蕉有毒,现在是柑橘长蛆。谣言盛行有其盛行的土壤:一方面是某些政府部门的缺位,致使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让老百姓放心不下;另一方面是黑心商人,道德丧失,惟利是图,让老百姓深受其害。本来老百姓那个神经整天就绷得紧紧的,这一有风吹草动,还不成了惊弓之鸟?但是,市场经济下的谣言之害,又害了谁呢?
害了无辜的农民。西瓜注药受损失的是瓜农,香蕉有毒受损失的是蕉农,柑橘有蛆受损失的还是农民。农民朋友不禁要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难道真的是“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吗?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下尽全力解决“三农问题”,让老百姓不仅增产而且增收,还要增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可是,一句谣言就让种田种地种瓜种果的农民欲哭无泪!农民的收入不像拿工资的,他们的收入全在这一两季庄稼或水果上,一季无收全年玩完,两年无收那就只有喝西北风了!都说农民苦,苦从何来?谣言的第一受害者就是农民朋友!谣言止于真相!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寻找真相,进行辟谣,保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也保护好中央在“三农”问题上的成果,让农民真正的得实惠,不要总是让农民受伤害!
害了消费者。有谣言就有恐慌,有恐慌就有需求的限制。一旦需求受到限制,某种商品的替代品就会供不应求,那么这种商品必然会涨价。商品涨价,对消费者来说,必然会为之付出高昂的钞票。同时,这种谣言必然会带来对商品质量的质疑,并推而广之是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有问题,总感觉食品都没个可信的,整天活在担忧之中,何来幸福而言?这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害了市场。从这几起谣言来看,我们看到市场经济受到的冲击。首先是诚信的缺失,竞争的无序。市场经济需要诚信,需要公平竞争,而一旦谣言盛行,市场主体和客体间就缺乏必要的信任,买家丧失购买欲望,卖家必然失去生产销售的兴趣,最终导致市场的疲软。同时,谣言必然带来竞争的不公平不公正,使有些获利,有些赔钱。当然,谣言也会引起政府的重视,及时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市场经济更加有序,也是谣言带来的唯一好处,只是这种好处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任何时候,谣言都是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尤其在信息社会更是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加剧了这种不和谐的蔓延!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寻求真相,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严厉打击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是政府职责所在。只有做到了这些,农民将不再流泪,消费者将不再恐慌,市场也将健康有序!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望少辉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谣言;望少辉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