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刘纯银:房地产“软着陆”才是双赢之举

发布时间: 2008-12-23 09:0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2005年以来,一些城市由于连年飞涨而形成的过高房价,适度下降合情合理,但必须采取有效的‘软着陆’措施,特别是通过扩大保障性住房比重形成自然的结构性降价,避免出现过快过猛的降价。”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包宗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2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自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短时间的加速起跑之后就迈入了黄金发展期,一路高歌猛进。尽管这期间,中国经济也迈入快速发展轨道,且二者相得益彰。但房价的飙升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叹“收入增长永远跟不上房价脚步”,而地产业的暴利与繁荣却让少数开发商和炒房客赚得盆满钵满,住房再次成为关系社会和谐的焦点问题。一些专家曾直言不讳地指出,10年来,虽然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普遍得到了改善,也拉动了经济,但是因为政策不完善等原因,也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混乱。这不,2006年政府提出中小套型、中低价位住房要占建房总量70%的要求,据测算每年要建设这类住房360万套以上。而现实是,不少城市特大规模的住宅建设是以大户型为主,且住房投资比重很大。另外,国际公认的房价收入比为3-6,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超过了这一比值,许多热点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了12:1,难怪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房价收入比过高,中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相对不足也是导致楼市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令人费解的是,当今年全国一些重点城市相继出现房价下跌,成交量急速下降,开发商资金短缺等低迷行情时,为促使楼市回暖及恢复市场信心,不少地方政府纷纷以减税、推行货币补贴及降低准入门槛等一系列积极的利好政策,以期市场重回健康的轨道。然而,广大百姓对地方政府出招救楼市的举措并不买账。“中国居民四季度打算买房人数比例创9年来新低”调查结果就是有力的证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今年10月在杭州出席浙江省房地产高峰论坛时也透露,由于市场成交低迷,导致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快速增加。
  面对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笔者认为:房价过高,超过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这既是导致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快速增加,也是众多消费者观望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日前也表示,中国房地产业当前最大的矛盾仍是房价相对居民实际购买力之间的差距。对于现在绝大部分购房人来说,他们的收入相对房价仍是偏低的。如果现在房地产业要刺激真实需求和消费的话,把价格降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意味着,只有真正把“市场的归还市场,政府的归于政府”,才能实现房市“软着陆”。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互惠双赢。
  因此,一方面期待地方政府从住房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让中等、中等以下收入者买或租得起房,以及低收入者有房可居的体制上来。正如包宗华副会长所说,打造“名副其实”的中等收入者群体至关重要。如果中等收入者,在辅以适度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都买得起房,住房问题就容易解决好。另一方面期待开发商能从“ 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一个只会赚钱、抛弃公众利益的企业家绝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终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道理中吸取教训,不断加强管理,摒弃不正当竞争,减少成本,降低利润追求,使房价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力求薄利多销。也只有这样才能迎来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发展春天。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纯银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