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人保部召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说,1到3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29%;城镇登记失业率4。3%。
目前作为国务院判断经济形势决策的依据的失业率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而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城镇居民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但却没有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并到劳动就业部门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口占城镇全体劳动年龄段人口的比例。
但是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与我国的现阶段经济发展结构不符。首先它在统计范围上将农村地区排除,进而便排除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按照常理上讲,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有土地可种,不存在所谓的失业。可是,随着我国进入急速的工业化阶段,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再加之金融危机的来临,使已经大量返乡的无地农民,和至今仍然在外地漂着的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都排除在了这个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范围之外。
此外,我国现阶段采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自愿登记的,而非强制登记,或者像人口普查那样由上到下一层层展开调查。很显然,那些不愿去登记的人当然也排除在外了。
所以这种统计范围并不全面的失业率调查,很难真正起到国家经济发展风向标的作用。依据此种方法公布的失业率数据与百姓实际的生活感受差距很大。去年12月,中科院称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9。4%,已超过7%的国际警戒线;而学界和民间更有“2009年预计中国失业率是14。2%”,“实际失业率已达到33%以上”等等言论。
而如此事关重大的失业率数据,却有着如此相差极大的版本,其所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是国家经济决策的不准确性与针对性缺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百姓对于官方数据的不信任。最终还是影响了国家决策的实际实施效果与百姓的个人生活。
可是,笔者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迟迟不推行更科学,更全面的失业率调查呢。因为失业率对于政府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了解经济实际的运行状况,另一方面又会对政府自身形成强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的来源不仅是失业的百姓,更来自政府自身所宣扬的民本、善治、服务型等善政理念。而百姓对于政府所宣扬的善政理念与执政能力的最直接的考量,就是失业率了。
所以,笔者认为,推进更全面、更科学的国家失业率调查,技术操作层面还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政府自身的心态。改革进入到深水阶段,其实就是改革者的自我改革,政府面对来自治下之民的压力,其实对于政府自身的建设来讲是可以转化为强大的改革动力的。此外,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有权了解他们实际所处的经济社会状况,政府更需要做的是和百姓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协商、沟通渠道,面对经济社会出现的问题,不是采取传统的治理方法,而以一种现代协商民主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调动改革动力,以政府、民间社会、公民三者的共同合作,来协力推进社会的和谐与善政,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与人民福祉的提升。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海越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