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高福生:用“四少四多”避免官博“空壳”

发布时间: 2009-10-07 10:0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当今时代,网络如水银泻地般浸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面目和模式。曾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官员开博现象,如今已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不再“新闻”。不过,10月6日新华网的一篇报道却再度让笔者眼前一亮:在拥有99个县(市、区)、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西省,从去年7月份至今,一年多时间内有60多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先后实名开设“民生博客”。(10月6日新华网)
  在目前网上鱼龙混杂、愤愤有余、理性不足的环境下,这么多官员开博问政,大胆将自己的博客打造成一个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最为直接的表达民间诉求、建言献策的官民互动平台,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化行政模式,而且为民主政治的推动打开了一扇快捷、平等的网络之门,值得大力提倡。报道称,江西文明网的民生博客群开通一年多来,共发博文数百篇,累计访问几十万人次,收集各类留言5000多条,“搏”来了民生一片情,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令人击掌叫好!
  但我们也看到,还有一部分“官博”仅是官员自己在“叫好”,并不见“叫座”,引起了网友的不满:有的是“空壳博客”,里面几乎没有内容,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也无回应;有的是“官文博客”,表态性文章多,思辨性文章少,转载报道多,自我创作少,缺少与网民进行互动;有的是赶时髦的“应景跟风博客”,像跳“傩舞”一样戴着面具,空话、套话连篇;有的长时间没有打理,已进入“休眠”状态,难觅初时整个博客所显露的亢奋状态;还有的虽时有更新,却是雇佣“枪手”所为……
  窃以为,官博不同于一般的民博,更多的时候还承载着一定的政治道义与社会责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亲历亲为,坚持“五少五多”,官博才不会出现“空壳”,才会名至实归。
  一是少些“强迫”多些“自愿”。博客的英文名为blog,其本来的意义就是网络日志,是具有个人隐秘性的东西。因此,官员开不开博客是个人的自由,不要被上级领导“逼”着去开博客。更何况,在博客上写作和交流,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短期里把博客做好容易,但长期把博客做好就有困难。如果不是自觉自愿,而是当作“政绩秀”而被动开博,来忽悠博友,这样的博客即便开了也是有名无实,不会有生命力。
  二是少些“官气”多些“包容”。官员开通博客以后,就要在博客中将自己还原为一个普通的网民,说真心话,做务实事,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来解读政策、释疑解惑、讨论对策,以平等的心态面对每个ID,以“发泄一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雅量平静地面对不期而至的板砖,从中找到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如果官员不能走下政治“神坛”,脱去神秘的“面纱”,甚至对意见相左者恶语相向、打击报复,那就失去了官员博客所具有的政治学与社会学意义,会让人敬而远之。
  三是少些“独唱”多些“合唱”。政府官员写博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真实、真诚和草根性情,更重要的是要抛开那些官样、八股的东西,以平常人的心态和网友、博友对话,及时把下边的声音上达,把上边的声音下传,让网民更广泛地了解与参与政治决策运作。如果只是个人自说自话,官腔十足,唱“独角戏”,一头“热”一头“冷”,那就有违开博的初衷。只有与网民进行互动,真诚地敞开胸怀,共同探究现实中百姓关注的深层问题,才能和百姓产生“共鸣”,为百姓所关注。
  四是少些“应景”多些“常态”。现阶段,党政官员能否熟练使用网络,借助博客来吸取新鲜信息、拉近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是衡量官员能力的标尺之一。官员开博写博,既要把个人看法表达出来,吸引大家的讨论和观察,也要放下架子,虚心接受公众监督。不仅要“请某某办……”,也要“亲自办”,尽快落实一些建议和投诉,将其打造成常态化的建言献策和表达意见的平台。如果只是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或为了“政绩”而轰轰烈烈地开博,想起来就更新,忙起来就闲置,其结果只会是昙花一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福生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高福生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