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清晨6时03分,位于河南禹州、隶属中平能化集团的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12190综采工作面零点班在防突打钻执行局部措施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井下当时共有276人作业,事故发生后239人安全撤至地面。截止17日8时,河南省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矿难遇难矿工升至26人,井下仍有11人被困,不过据称生还的可能性不大。(据10月17日《中国新闻网》)
又是矿难!当然这不是我率先喊出来的声音,但在当下的语境下,除了重复这种悲愤空悠悠的话语,还能说什么呢?
矿难是不是大事件?肯定是,因为矿难的发生都意味着很多矿工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逝;造成一个个新的残缺家庭,或者是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老人失去了孩子,抑或全是;留下一个个悲伤欲绝的亲人,在那里呼天抢地……如此这般,不能不说矿难是大事件吗?
可很多时候我们又会有矿难不是大事件的错觉。因为它总在发生,每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来一次,有时候甚至是接连发生,连记者都有些顾此失彼。除了跟矿难有直接关系的人以外,作为围观者的我们都已经有些懒得去围观了。因为矿难的理由无非就那些:私自开采,安全措施不到位,抓抢工期……;抢救的结果也很少有奇迹发生的;矿难处理的方法也基本套路化:重要领导到场指挥抢救,相关责任人处罚,安抚遇难矿工家属,公布矿难原因……;关于矿难的新闻报道也基本是江郎才尽,没有什么新鲜的看点了。所以,现在人们对矿难的关注远不及对“XX门”感兴趣,点击率也不如小月月那般高。
每次矿难发生后,网络上的跟帖,报纸上的评论风起云涌。不过现在看看,你会明显感觉他们已经“词穷了”。因为套路无非就那些:一是从安全监管的制度上进行反思;二是对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如领导下井)的嘲讽;三是对追求带血GDP的愤怒;四是对屡屡发生矿难的无奈;五是中外对法,为什么国外的矿难就那样少呢……
该表达的角度已经有人表达了,该反思的方面已经有人反思过了,该批判的对象也已经被批得体无完肤了,该表达同情的人也得到了足够纸上道义的支持……但矿难仍不止,我们还能怎样表达矿难?这竟然成了一个困难,竟然有一件事情让你无法合理正确的表达,因为你一表达便有在“说正确的废话”之嫌;你只要一开口,就会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报纸上找到几乎同样的话。
不过“幸好”,就在河南禹州这次矿难前,全世界都见证了一个奇迹,那就是智利33名矿工在被困69天而成功获救;而我们这边的新闻却是“生还可能不大”这样高出镜率的字眼。这下,我们又有了表达矿难的角度了——对比,虽然这种角度也被我们表达过了很多次,但是这次的对比要比以往强烈得多。两个事件几乎就连在一起,更是为我们对比提供了便利,不需要回忆,不需要生拉硬扯,现成的材料,现成的角度。
只是下一次,我们又能怎样表达呢?但愿我们再没有机会表达。
稿源:荆楚网
作者:贺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