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民,想去上老年大学,学点东西充实生活。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报名时却被告之没有退休证不得入学。( 3 月 21 日 钱江晚报)
相信看到这则新闻的人都会问一句:为什么上个老年大学还要退休证?校方的答复是因报名的人太多才增设退休证的门槛加以限制。这样的解释看似合情合理,稍稍推敲则漏洞百出。
疑点之一:入学的门槛很多,为何偏偏设一个持退休证准入的门槛?众所周知,退休证属于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的离退休干部和职工专有,个体经营户、农民以及无业人员显然只能望证兴叹。我们常常提倡教育公平,所有公民都应该拥有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与权利。那为何在更具公益性的老年大学里,却反而将教育的天平向少部分的优势群体倾斜?金华老年大学加设一个退休证的门槛,潜台词无异于是:严禁所有的个体经营户,农民以及无业人员入校学习。这种近乎贵族化的办学理念不仅仅是对教育公平的侮辱,甚至有方兴未艾的区域歧视与地方群体保护主义的倾向。
疑点之二:既然报名的人超过限额,首先该积极考虑的就是扩展教育资源的问题,而校方却一味加设准入门槛,岂不是有点舍本逐末?即使事出突然,还来不及考虑扩建的问题,也可以暂且采用一些诸如“让老人们轮班来校听课,合理分配课时”等教学手段来过渡解急。而尽管校方“一片好心”,承诺派各社区代表来校学习,然后回去再教那些享受不到教育的老人,但是这等二手的教育资源难保质量不会下降,教育公平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
退休证不是挡箭牌,更不是遮羞布,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分配上的不公,丑陋的群体歧视心理,以及得过且过的无为作风,都不是靠一张薄薄的退休证能遮掩住的。效率固然重要,公平更得兼顾,在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上,努力创造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是其第一要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社会的和谐。
稿源:荆楚网
作者:舒广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